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天下为怀”
——明代名士们的爱国情怀
主讲人:徐洪兴 时间:2014年6月 地点:复旦大学//www.workercn.cn2014-07-11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徐洪兴

八大山人山水图

顾炎武画像

  我给这个演讲起了一个题目叫“天下为怀”。为什么是天下为怀呢?实际这出自顾炎武的一句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讨论魏晋南北朝玄学兴起时,提到的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他在书中说,有“亡国”和“亡天下”两种不同的说法。那么,它们的差别在哪里?什么叫亡国?什么叫亡天下?按他的说法: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一个朝代更替了,是亡国;还有一种是“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也就是说天下大乱,人吃人,这个叫亡天下。所以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你保卫一个小朝廷,一个国家,那是当官的、当权的人思考的问题。但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但如果是保天下,那么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平民百姓,就都有责任。这句话非常有名。后来到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梁启超把这段话提炼成八个字,叫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不是指一家一姓的王朝的兴亡,而是指我们中国人生存的这块土地,这个民族文化的延续,从这个角度来谈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谈,每个人都有责任来关心这里的事情,所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口号,成为激励我们这个民族不断奋进的一种精神力量。

  从这句话我想引出这样一个话题,就是说要“天下为怀”。当然首先还是要简单地了解一下顾炎武其人。顾炎武本名绛,字忠清,后来清朝打进来,改名成炎武,江苏昆山人,出身于书香门第。青少年时代勤奋读书,14岁就考中了秀才,青年时代常常议论朝纲;还遍访中国的名山大川,潜心治学,所以学问做得很好。后来明朝灭亡,而他正好是明清之际的人物,所以有亡国和亡天下的切肤之痛。

  为什么他认为明朝覆亡是“亡天下”呢?比方说李自成发动起义,推翻了明王朝,那只是亡国,只是朝代的更替。但清兵入关,对汉族人来说就是亡天下。他早年做学问的兴趣很广,在考据学、音韵学方面有不少成就。但他后来放弃了这些,专门考察西北地理。他去时带两匹马、两匹骡子,骡子上面驮着的都是书,两匹马自己换着骑,他遍访西北的名山大川,到那里画地图,写下了一本书,名叫《天下郡国利病书》。主要就是把西北的地理风貌描述清楚,因为他认为入侵中原的是西北人,希望后来的中原人收复失地的时候,对他们有充分的了解。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