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语·鲁语》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这说明在虞夏时代,黄帝已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在黄帝之后,中原有许多部落先后交替,各有自己的始祖。春秋战国,各诸侯国都追溯各自的族源,构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历史观念,但不管哪一部族主导中原,都没有否定黄帝是华夏族的先驱。
汉代曾经为先代帝王维修或营建陵园,分别立祠祭祀。隋代以祭祀先代帝王为常祀。为了解决对历代帝王祭祀的繁复问题,隋代在京城设三皇五帝庙,在先代帝王的肇迹之地分别建置庙宇,以时祭祀。到唐代,在中央以历代帝王庙为主、在地方以历代帝王陵寝为主的祭奠格局已经基本定型。此后,将黄帝作为民族伟大先驱的祭典,大体沿着中央帝王庙合祭和地方陵庙分祭两条线索发展。宋代既有中央对黄帝的祭祀,亦有地方对黄帝庙的祭祀。元朝还一度规定在地方上也设三皇庙,并废除中央历代帝王庙的合祭,只准许各帝王陵庙所在县府致祭,但不久又恢复中央历代帝王庙的合祭,同时也不废止地方的分祭。自明至清,黄帝在中央历代帝王庙中被合祭、在陕西延安府被分祭的祭祀格局相沿不衰。
历代帝王庙一般设于王朝的都城所在地。这些帝王庙都有黄帝的神位,一般是将伏羲、神农、黄帝的神位单列一室,在农历春二月、秋八月分两次与其他帝王一起祭祀。
元封元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祭黄帝冢于桥山。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上言:“坊州有轩辕黄帝陵阙,请置庙,四时享祭,列于祀典。”得到代宗的批准,此后,陕西桥山黄陵就成了皇家致祭的对象,没有发生变化。宋太祖曾经下诏为黄帝陵置守陵五户,命“春秋祠以太牢”。开宝年间(968-976年),坊州刺史李昉奉诏将轩辕黄帝庙从桥山西麓迁到向阳的台地。明朝建立,朱元璋于洪武四年让礼部“定议”,将全国的“合祀帝王”减少到35位,并按一人一处的原则,明确上陵祭祀的地点,其中,黄帝的致祭场所被确定在当时的中部县,即今黄陵县。规定在每年仲春和仲秋的朔日,遣使致祭。
在都城历代帝王庙的祭祀,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共举行过662次。到黄帝陵遣使致祭的,明代有太祖、成祖、宣宗、代宗、英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熹宗。清朝260余年间,共遣使祭轩辕黄帝陵26次。
无论是在中央历代帝王庙还是黄帝陵对黄帝进行祭祀,都是表示继承和光大往圣先贤的传统。如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在南京历代帝王庙的祭文云:“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攸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报。特祀以春秋,惟帝英灵来歆来格。尚飨。”
除了祖先崇拜,中国古代还有对自然的崇拜。中国古代信仰天人合一,人道由圣贤效法天道而来。对人类社会的法则作出重大贡献的发明者,同时也是天道的代言者。在祭祀上帝时,这些圣人往往被视同为上帝。
在儒家所整理的古代历史典籍中,对古代帝王的追溯远远超出了尧、舜、禹,其中论述比较多的是黄帝。《春秋左氏传》在黄帝之后还论及共工氏、太昊氏、少昊氏、颛顼等。儒家学者在论述黄帝时,尽量剔除神话性内容,将黄帝视为华夏族道统的创造者。战国中晚期,黄老学派也将黄帝视为其思想学说的源头。先秦诸子中法家、道家、兵家、纵横家、杂家思想都与黄帝文化有关,《左传》《国语》《周易》《商君书》《韩非子》《庄子》《管子》《尉缭子》《战国策》《吕氏春秋》等书都纷纷引述黄帝。
战国时期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认为自然界金、木、水、火、土存在相克的关系,人类历史也是如此。按照他的排列,自然演变图式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历史演变图式是黄帝—夏禹—商—周,继周而起的必是水德。邹衍的学说在当时曾引起巨大反响,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就采用这一学说。按照五德终始学说,黄帝本来只是道统传承中的一环,由于土德的位置特殊以及黄帝的历史贡献,黄帝俨然成了天道的代表。
秦国在崛起过程中,曾经逐渐形成对五帝的祭祀制度。汉兴之初,刘邦在秦所立雍鄜、密、上、下畤等故祠基础上,复立北畤。雍五畤成为汉初历代帝王祭祀上帝的场所。汉文帝、汉景帝都曾亲自到雍五畤所在地祭祀五帝。武帝在位的前期,常三年一次到雍地祭祀五帝。
自汉至元,对于作为天道象征的黄帝,历代基本都沿袭了汉代在中央所举行的郊天礼中与上帝一并祭祀、在中央的黄郊中单独祭祀的做法。朱元璋即位后,命李善长探求天地祭礼的源流,斟酌古今之宜,务在适中,形成定议。李善长在研究祭天之礼后,最终取消了在郊天礼中五帝的附祭地位。五郊祭五帝的礼仪也随之废去。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面旗帜,这是近代以来黄帝祭奠所出现的新变化。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知识分子为了警示汉民族的民族尊严和主人意识,推崇和歌颂汉民族的祖先黄帝。当时的革命知识分子在创办的一些杂志的前页上印有大幅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像,有些刊物使用“黄帝纪元”,有人根据黄帝纪年编制了《黄帝降生后大事略表》。黄帝开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旗帜。
中华民国成立后,停止了对历代帝王的祭祀,清代在北京建立的历代帝王庙改由当时的教育部门使用。人们表达对黄帝的敬仰,宣示复兴民族文化的决心,大多到黄帝陵。黄帝陵祭奠就成为中华民族宣示文化复兴意志的重要标志。
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各派代表前往黄帝陵扫墓,共同祭奠轩辕黄帝。中国共产党方面以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致祭,祭文由毛泽东亲自撰写。毛泽东写的祭文56句,用8句概括黄帝的伟业,其余均写中华民族的现实遭遇和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看法,呼吁各党各界求同存异,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除1950-1954年、1962-1978年祭陵活动有所中断以外,历年都有对黄帝的祭祀。改革开放以来,黄帝祭典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关注,并演化为清明公祭、重阳民祭两大系统,黄帝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内涵愈来愈显得突出。每年清明公祭典礼,都由党和国家领导人、海内外炎黄子孙代表上万人参加。黄帝祭典已成为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象征。
今天,我们对祭祀的理解与古代有很大差异。主祭人宗族、政治身份合法性的意味在逐渐淡化,祭品规格、祭祀礼仪也没有古代那样严格的等级界限。但祭祀沟通天人、传承文明、延续血脉的根本意义却并没有变化。
由于黄帝在中华文明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对黄帝的祭祀不能不顾及本身的文化传统。
黄帝陵祭祀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至少自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以来,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就被中央王朝定为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民国政府也沿袭了对黄帝陵举行公祭的做法。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确定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每年清明节都派官员致祭黄帝陵。1961年,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2006年,黄帝陵祭典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陵县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
黄帝陵陵寝所在的桥山,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千年以上的古柏达三万余株。在众多古柏中,有一株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树高21米,下围11米,中围6.5米,上围2.5米,为黄陵群柏之冠。轩辕庙内现存祭文碑刻46通,大都是皇帝亲自颁发的祭文。
长期以来,一批批中华儿女、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远万里,奔赴桥山,共祭黄帝陵。黄帝陵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筑梦、铸魂的民族圣地。黄帝陵祭典活动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和强烈感召力的民族盛典。(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图书馆)
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 2014-05-16 |
端午节,我们应追寻什么 | 2014-05-16 |
中国法制之乡:陕西和西安珍贵的历史文化名片 | 2014-05-16 |
乘龙升天的生命意识 | 2014-05-16 |
黄帝文化是“载道化人”的民族文化基因 | 2014-05-16 |
华夏文明“直根”在山西 | 2014-05-16 |
东风随春归 发我枝上花 | 2014-05-16 |
黄帝文化是“载道化人”的民族文化基因 | 2014-05-16 |
文化强国战略视域下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 2014-05-16 |
黄帝之道 | 2014-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