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2月2日电题:“越是艰苦,越要创造价值”——世界海拔最高油田采访记
新华社记者邓万里
地处柴达木盆地的青海油田,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这里气候干燥、高寒缺氧,而一代代柴达木石油人却将这片苦寒之地建成了青藏高原上重要的能源基地,6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油近6000万吨、天然气近800亿立方米。
这里的工作环境到底有多艰苦?一线工人的工作状态如何?记者日前进行了实地探访。
出甘肃敦煌,翻过当金山,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荒漠,看不到一棵绿色植物。一阵大风卷过来,黄沙漫天,让人几乎无法站立。
荒漠中,一座“废城”出现在路边。这里是冷湖老油田基地,它在20世纪伴随柴达木石油的发现而诞生,最多的时候生活着5万多人。站在废墟上,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石油会战岁月。
83岁的老石油人吴永福,1956年到柴达木盆地支援油田建设,回想当年的艰苦依旧历历在目:“那时的石油人住的是地窝子,晚上起来被子都被大风吹走了,喝的水要从几百公里外定期运送,吃的大多是白菜、萝卜和土豆。”
老人说,在距离冷湖老油田基地不远的地方有片墓地,每座墓碑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长眠在此的老一辈石油人,有的是因公殉职,有的是因病离世,有的是夫妻合葬……
从老基地再行驶4个多小时,才能到青海油田如今的主要生产基地——花土沟。晚上,记者出现气喘、胸闷的状况,喉咙干燥,几乎无法呼吸。
当得知有的采油作业区需24小时巡井,记者决定前去探访。在扎哈泉采油作业区,当晚值班的是两个“90后”陈振东和陈漠,他们分别负责一片区域,要从晚7点到次日清晨7点。
半夜,气温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记者的手脚几乎冻僵。陈振东搓着冻得发红的手笑着说,这还不是油田最苦的时候,遇风雪天气时夜间温度能到零下40多摄氏度,穿再厚的棉裤也能冻透。“夏天紫外线强、蚊虫多,必须得全副武装,像养蜂人一样。”
整整一夜,陈振东行走于上百口油井之间检查设备、记录数据,保障着采油作业正常运行。第二天清晨7点,陈振东巡井才结束。此时,荒漠上空被朝霞染成了一片绚丽的红色,这让记者想到石油人常说的一句话:面对荒漠大风沙,昆仑山下迎朝霞。
返回路上,27岁的拉油工兰佳慧和同事迎面而来。她头上戴着雷锋帽、脸上捂着棉口罩,开始一天的拉油作业。她说,正常情况可以在晚上6点下班,特殊情况下要到第二天凌晨。
离开花土沟,记者在荒漠中驱车近5个小时来到涩北气田。作为青海油田的主要产气区,涩北气田是保障青海、西藏等周边省区居民用气的主要基地。到访时是晚上11点左右,工地上灯火通明,钻井工人仍在紧张作业。他们说,要加快新井投产,更好满足供暖期用气需求。
黄海勇是一位气罐车司机,负责向西藏拉萨运送液化天然气。他说,正常情况下送一趟气来回需4到5天,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夜晚就在车上睡,吃的是干粮。
记者在青海油田待了5天5夜,切身体验到自然环境的严酷,更感动于石油人身上的精神状态。黄海勇说,这种精神是“越是艰苦,越要奋斗奉献,越要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