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年前,劳动报记者曾在宝钢股份南京梅山基地炼钢厂实地体验,跟随一线职工探访转炉、连铸、浇钢等一系列炼钢工艺流程。几个寒来暑往,昔日钢花热浪带来的震撼感依然历历在目。每逢夏季高温来临,记忆中奋战在高温一线的“钢铁侠”们始终牵动着劳动报记者的心。近日,记者来到宝钢股份上海宝山基地炼钢厂连铸分厂,实地了解这一高温岗位的现状。令人惊叹的是,时间的推移带来了好的影响:虽然厂内火热如昔日,但技术的变革、贴心的劳动保护,使这一高温岗位正逐步“消失”。
全球首创“机器人流水线”
连铸是将铁矿石加工成钢铁的重要一步,铁水经转炉炼成钢水后,再经连铸工序后生产为板坯。因此,在连铸分厂,高温是一个避不开的词语。在记者的记忆中,连铸工序的多个岗位均需人坚守,而高温源头——温度高达1600°C的钢水与职工更是近在咫尺。厂内熟悉的高温与记忆不谋而合,更令记者好奇:4年后的今天,炼钢产线上是否还像以前一样“热火朝天”?
随着探访深入,出乎记者意料,眼前的测温、添加保护渣等高温环节,均已由造型不同的几个机器人手臂负责完成。原来,早在2008年底,宝山基地炼钢厂就开始采用4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了连铸工序保护渣添加、钢包SN液压缸拆装、钢包长水口拆装、中间包测温取样等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这在当时属全球首创。
“我刚进来时岗位就在现场,那个温度就算我当过兵都吃不消。”三号机中切(中控切割)组组长张振华进入宝钢工作已有6年,在现场每个岗位历练过,也见证了技术带来的深刻变化。“就说添加保护渣吧,那时我们用的都是一根2米左右的推渣棒,人和钢水的距离非常近。前面是热的,后面又有冷风,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一班岗下来不知道出多少汗。”刚工作没多久,他就瘦了10多斤,就是因为“太热了”,“现在有了机器人作业,人就从原有的高温岗位上解放了出来,只需按规程定时去现场检查,不仅环境改善了,也更安全了。”
宝钢股份全体系推进智慧制造实践和技术变革后,张振华的工作也发生了改变:机器人“同事”在一线协助生产,而他则搬到了远程操控产线的中央控制室(中控室)办公。通过中控室的大屏幕,张振华的工作内容也从炉前作业变成了产线操控。更重要的是,在新的工作环境里,高温烦恼消失不见,24小时的清凉空调让职工更加舒适安心地工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如今炼钢厂通过智慧制造的变革,工作流程更智慧、职工工作更高效。采访当日,中控室共有五名职工值守,便实现了对该连铸产线的全流程监控管理。
工会投入数百万“防暑降温”
紧邻中控室的是职工休息室。在这里,一个冰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冰箱里除了供职工放些饭菜外,还放满了盐汽水、冷饮等防暑降温物品。
“这冰箱比我家里的大多了!”来自宝钢工会的干事告诉记者,采购这个冰箱时,工会对容量、品牌多方对比,最终选定了一款。然而即使这样,最初几年,冰箱总是“存不住货”:饮料、冷饮很快消耗。“以前我吃饭时,冷饮当菜吃,盐汽水一天就喝完一箱。”对如今环境改善的张振华来说,这样的日子早已过去,自己和同事不再需要经受高温“烤验”,饮料冷饮的消耗量自然减少许多。
一个小小的冰箱,改善了职工的工作体验。而冰箱使用率的降低,是宝钢这几年真金白银投入改善工作环境的成果写照。记者从宝钢股份工会了解到,近年来,宝钢在改善职工工作环境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如工艺流程的改善、修建温馨舒适的职工休息室、加强员工关爱和慰问等。公司工会用于防暑降温的经费逐年增加,仅上海宝山基地今年将投入的费用达到350万元,用于职工的毛巾、沐浴、冷饮、盐汽水等防暑降温用品的采购工作。此外,工会每年还为每位职工发放吸汗针织衫等防暑降温用品。
今年受超长梅雨季影响,高温天气姗姗来迟,但宝钢工会未雨绸缪,早在高温到来之前就要求各基层单位工会做好疫情常态防控下高温季节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准备。除了常规的劳防用品外,工会也注重做好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并通过劳动保护专项检查,确保防暑降温举措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