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石述思-正文
贪官的忏悔是不是“秀”?
石述思
//www.workercn.cn2014-12-2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曾经日理万机、晨昏颠倒的原南京市市长季建业目前的生活无比规律。

  作为贪官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季建业当下任务就是好好应诉、反思。

  日常因为繁忙加上成群的下属帮助,几乎沦落到只会在各种公文上画圈、签名的季前市长在被关押期间找回了好文笔。他的一篇洋洋万言的忏悔录,被中纪委当成反腐败的典型教材,在各级官场广泛流传。

  其用情之深不亚于央视播出的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接受审判时的当庭涕泪交流。季建业悔叹:“私念像精神鸦片,麻痹了我,使我灵魂出窍,闯下大祸;私念像脱缰的野马拉着我奔向深渊;私念、私欲成了毁掉我人生的导火线,成了万恶之源。”

  有媒体记者从近年来的公开报道中发现,至少有53名落马官员进行过公开忏悔,其中,近六成人披露自己的贪腐史,剖析个人贪腐原因,14人悔过书的开头是:“我是农民的儿子”。

  有网友调侃:本忏悔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也有网友戏言:婊子的情、奸商的货、“砖家”的话、贪官的泪是当代四大假。

  也有学者对贪官公开忏悔的正面效果予以肯定:经过改造能幡然悔悟,并立志痛改前非,是反腐的一个重要的目的,也符合法治精神;即使是一个精心策划的秀,客观上也能对党政官员起到一定的震慑和警醒作用。但忏悔不会左右法官对其依法惩处——法学家为此举出这样一个例证:“像刘铁男从一审到宣判在法庭上一直都有哭诉忏悔,但是实际没有影响对他的判刑。”

  其实,贪官们想必也明白,这样的忏悔太迟了,毕竟世间没有后悔药。因此,多数悔过书当视为贪官们积极接受改造,努力悔罪获得公众宽恕的正常举动。

  公众的质疑更多是在发泄对其大权在握时在电视上说着无比冠冕、铿锵有力的大话,背地里却行不断突破道德、法律底线的苟且之事的愤慨。

  以崇高正确的名义撒得谎越多,获得公众信任的成本就越高,而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损害也就越大。正所谓说着人话,干着妖事,最后活成了“人妖”。

  被查处、被审判竟成这些曾大权在握的要员们重回正常世界的起点。

  14个农民的儿子当了官以后集体背叛了人民,虽然占全部出身寒门的公务员的比例极小,但如此彻底的背叛仍令人惊惧。

  当初,这些出身贫寒、经过顽强拼搏踏进官场的青年或充满上进心甚至报效社会的远大理想,可惜的是,一旦大权在握,竟然贪婪之火骤然升腾,无法遏制,直至欲火焚身。这首先暴露的不是其自身修养的先天不足,而是随着日后信念的迷失和节操的破碎,人性中潜伏的自私、贪婪、骄横一旦释放,便从此沉沦。

  这些“农民的儿子”最初的理想、信念逐步土崩瓦解,转身成魔,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失去权力反而一身轻,正如一个贪官所言:“经历严寒才知太阳的温暖,身陷囹圄方知自由的宝贵。清晨,听到树上响起清脆的鸟鸣声,呼吸到窗外涌进来的新鲜空气,我的心跳就会加速,忍不住泪水直流,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这不是秀,这是一个深沉的提醒:面对利益和众多的诱惑,为了让更多的公务员能沿着为人民服务的轨道,一路前行,毫不动摇,完善官员选拔机制,健全监督尤其是社会监督机制,依法规范约束公权力,保证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显得是如此重要和急迫。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曾就当下反腐工作强调,惩是为了治。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

  希望更多权迷心窍的官员能在自己曾经的同行的忏悔声中醒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