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迎来持续多日的大到暴雨天气,我家住的地方多处路段陷入“看海模式”。路上行人,有的挑地势略高处蹦着走,有的脚上套着塑料袋结果灌了更多的水,还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大步流星……我眼看就要闯过“九九八十一难”,却突然踩到一块松动的地砖,缝里的污泥溅在腿上,跟抽象水墨画似的。“左脚入坑,右脚踩雷”,我还是低估了北京市“拉人下水”的能力。
网友PS了地铁积水潭站的到站提示图,“本站积水潭站,下一站另一个积水潭……”无奈和苦中作乐而已。
作为一个每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上班族,对有些城市细节颇为熟悉。
比如,公交站牌或站名不规范、不统一。13号线地铁龙泽站,有的公交车报站“地铁龙泽站”,有的报“城铁龙泽站”,还有的报“龙泽苑站”;德胜门公交枢纽站,城楼的西侧、南侧和北侧均设置了公交站,外地游客来来回回兜圈子也找不到正确的乘车位置,有时还被黑车、黑导游拉走……曾有媒体报道,有的城市公交站牌设置高达3.48米——是给长颈鹿看的?有的线路30多个站点挤在宽约40厘米的站牌上——不少老人看得眼冒金星。
比如,自行车道经常被占用。下了公交车,准备骑共享单车到单位,可往往“无路可走”。有隔离栏的自行车道,首末两端经常被停放的汽车堵住,自行车要么进不去要么出不来;而没有隔离栏的自行车道直接成了停车场。
再如,长年修路,影响通行。我常经过的一段长约3公里的路段,3年里至少“翻新”了3次,每次都是大动干戈,基本上是一年修两次,一次修半年。
还有新闻里曝光的类似的尴尬,比如只有30厘米宽的人行道;有广场铺设地面用光滑石材,老人雪后穿行摔坏髋关节;有的体育健身器材一天之内把7个小孩的脚伤了……
当然,也有一些值得点赞的地方。比如不少城市为共享单车的停放划定了专门的区域,缓解了乱停乱放的情况;一些地方的公交站台设置了喷水降温设施,为等车的乘客降温解暑;一些路况复杂的公交站配备了专人指路,早晚高峰时有志愿者引导人群;最近北京还实施了市政公共自行车联网、地铁二维码乘车、公交卡内置于手机,实现了在手机端随时充值使用……
这些点滴进步,无一不是“用户思维”在引领。说到底,解民众之需,察百姓之求,需要俯下身子、沉到基层,多走访多倾听,少些走马观花、以文件落实文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