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遏制某种不文明行为写入法条,某种角度看,可谓一个风向标,有助于引导人们举一反三地认知文明、践行文明,用法治涵养社会崇德向善的风气,托举文明自觉的养成。
据4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近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提交二审,草案二审稿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增加了相应的文明行为的规定,如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等。
“北京将患流感须戴口罩写进法条”的新闻很快冲上微博热搜TOP10,网友跟帖点赞的同时还呼吁“希望在全国推广”。疫情之下,佩戴口罩的作用被绝大多数人认同。在此共识之下,为自己和他人健康考虑而将“患流感戴口罩”写入法条,自然顺应民意而水到渠成。分析这一法规的推进路径,可以为今后各地在规范各类文明行为中提供参照思路。
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文物古迹上“刻字留念”等等,种种不文明行为一直为公众诟病,但各地一直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叫停办法。比如,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甚至闯红灯,有的地方采用了实时监控和画面同步呈现技术,让闯红灯者“现形”“脸红”,但收效甚微。再如,有人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刻,管理者做出口头批评或象征性罚款,但也收效不大。
不能不说,面对不文明行为及相关危害,公众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当大多数人能认识到这种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公共危害,才能达成共识去纠偏。因而,如何缩短这种认识的过程、加速形成共识,应当成为我们促进文明行为的一种努力方向。
以往,各地有不少探索和实践。比如有些地方规定室内禁止吸烟,并出台了包含“凡是带房顶的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等条文在内的“最严控烟令”,一时间有不少争论。当个别地方修改控烟条例时打算删除“禁止室内吸烟”而遭到“开倒车”的批评后,又引发一轮热议。
在一波又一波的讨论中,人们渐渐形成了“穹顶之下无人独善其身”的共识,控烟条例的执行渐渐迎来较为顺利时期。再如高铁霸座的新闻多次出现后,渐渐凝聚起人们对限制相关失信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共识。
当某种不文明行为的潜在危害已经大到妨害公共利益、伤害公众感情的时候,确实需要法律的硬约束来形成引领文明的示范效应。比如对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刻,一些地方正在由原来的口头教育、行政罚款,尝试用更严厉的方法惩治。
现实中总有法律无法触及的问题,而文明行为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艰难性和长远性,要循序渐进地推进。缩短凝聚共识的时间,更多地需要公众形成对文明的尊崇。
将遏制某种不文明行为写入法条,某种角度看,可谓一个风向标,有助于引导人们举一反三地认知文明、践行文明,用法治涵养社会崇德向善的风气,托举文明自觉的养成。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只在于其国库的富足,不只在于其城池的坚固,也不只在于其公共建筑的华丽气派,还在于其公民的教养,在于人的文明、教化和品格,这才是它实际利害之所在、主要实力之所在、真正威力之所在。
朝向一个文明社会,需要我们的持久努力,需要千千万万普通百姓共同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