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马拉松式的伊核问题谈判,终于在本月2日有了一个阶段性成果:伊朗与相关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及欧洲联盟在瑞士洛桑发表共同声明,对限制伊朗核设施规模、分布、铀浓缩能力、核材料贮存等事宜作出约定,承诺逐步取消美国和欧盟对伊朗实施的经济制裁以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的制裁措施。
共同声明的发表,使伊核问题的解决迎来了一缕曙光,但能否按计划在6月底前达成伊核问题最终全面解决方案,还有一段艰难崎岖的道路要走。
首先,“一份计划,两种阐述”再罩迷雾。在共同声明发表的同时,美国和伊朗这两个伊核问题主要的谈判对手分别发布了共同行动计划。但外界注意到,这两个版本的共同行动计划有着明显差异。参加谈判的伊朗外长扎里夫反复强调,共同行动计划只是通向全面协议的解决路径,对各方不具有约束性。而美国版本的表述,却令外界理解为伊朗已经向国际社会作出具体承诺。又如在涉及伊朗作出让步的关键内容方面,美国版本说,“伊朗同意在15年内不再兴建新的铀浓缩设施”,“伊朗获准继续运转的5060台铀浓缩离心机必须是第一代离心机”,“伊朗将采取措施让核计划的可能军事用途更加透明”等具体内容。但在伊朗版本中,这些并无体现。关于经济制裁,伊朗版本称达成全面协议后,欧美将立即“解除”所有经济金融制裁,美方版本则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伊朗遵守核相关承诺后,将“冻结”而不是“解除”制裁。
其次,伊朗和美国两国政府均受到来自国内的巨大压力。伊朗方面,尽管鲁哈尼政府极力想通过谈判解除制裁,为伊朗摆脱经济困境创造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但伊朗国内保守派的反对力量实力强大,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西方国家还存有很强的戒心。他曾表示,只有一个协议即全面协议,不应“两步走”而“生造”一个临时协议。这些都严重束缚着鲁哈尼政府的手脚,使其在此后谈判中的让步空间十分有限。美国方面,有部分国会议员,尤其是共和党议员和亲以势力批评奥巴马政府偏离谈判初衷,让步太多,放任伊朗拥核。一些议员不断向奥巴马施压,甚至谋求阻碍全面协议的达成。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还决定于本月14日就一项法案举行表决,试图让国会对可能签署的伊核问题最终协议拥有审议权和批准权。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奥巴马政府希望把解决伊核问题作为外交成就,但其决心是否会动摇也是未知数。
再次,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和美国中东盟友的态度也不容忽视。“伊斯兰国”的异军突起,也门危机的骤然升级,都使伊核问题更加复杂化。在中东,既有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矛盾,也有宗教教派的冲突。以色列和伊朗是死对头,逊尼派执政的沙特也对什叶派“领头羊”伊朗心存忌惮。也门危机是在反政府的胡塞武装强力攻打总统哈迪及其支持者的情况下升级的,沙特支持逊尼派的哈迪总统,伊朗则被认为是什叶派胡塞武装的支持者。沙特等阿拉伯联军出兵打击胡塞武装后,更使战火蔓延,“伊斯兰国”、“基地”组织也在也门乘机作乱。当美伊直接谈判传递出双方关系趋于缓和的信号后,遭到以色列和沙特这些美国盟友的强烈反对,也就在预料之中。
因此,伊核问题的最终解决,还需要有关各方展现出更高的政治智慧和诚意。
人民日报:美国“巧实力”的现实操作 2009-02-04 |
人民日报:美国“巧实力”的现实操作 2009-02-04 |
李正信:从斯诺登事件看网络产业发展 2013-08-06 |
国际随笔:叙利亚:首次谈判来之不易 2014-01-28 |
路 文:朝核问题,美国诚意“去哪儿了” 2014-03-14 |
国际随笔:伊朗核谈再现积极信号 2014-04-10 |
国际随笔:哈格尔提前“下课”的背后 2014-11-27 |
国际随笔:油电打出能源战 2014-12-29 |
中美联合声明(全文) 2010-02-01 |
国际随笔:奥巴马政府的伊朗政策“左右为难” 2009-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