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林琳-正文
暗访获赞,督促“明访”更给力
林琳
//www.workercn.cn2016-09-0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若真发现了问题,回来如果想解决问题,一来可能挺累,二来可能需要协调各种关系,甚至会触碰某些既得利益。如果不解决问题,则可能被公众质疑不作为,只想当“太平官”。

  据9月3日《贵阳日报》报道,记者调查证实,8月26日,贵州省委书记抽出一天时间,没有省直部门领导陪同,没有给市州和区县领导打招呼,没有当地车辆带路,没有新闻记者随同,只带了3名身边工作人员,乘坐一辆车,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贵定县暗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夺人眼球的是省委书记居然暗访。不少人点赞,觉得这种暗访基层的方式、态度应该推广,也有个别人质疑:没带记者,报道怎会如此详细?其实这不难解释,记者可以通过采访当事者还原新闻事件和现场的情况。

  暗访的好处,似乎不用多说。相比“大张旗鼓”的、“规定动作”式的基层调研,暗访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能听到群众或基层官员平时不敢、不便说的话,能看到真实的基层百态,比如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地方官员工作状态如何、地方重点工作或任务开展得是否顺利、地方官员的口碑怎样等——这些信息对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的官员来说,显然是无法有效获取的。

  通常,暗访是发现问题、了解实情、体察民情、倾听民意的好方法,但现实中暗访并不常有,否则,官员暗访也不会每每成为新闻了。

  有官员时间安排的因素。基层官员分管一摊儿,每天的日程安排可能都比较满,而下基层尤其是没有事先布置的暗访显然不是个把小时就能完成的。如此情况下,经常暗访不现实。

  有工作态度和作风的因素。是在办公室喝茶看报、开会听汇报舒服,还是顶烈日冒严寒、顶风冒雨下基层舒服?是轻车简从或者走到现场、被“淹没”在人海中甚至被相关办事人员数落几句感觉好,还是有警车开道、被热烈欢迎、被盛情款待的感觉好?说白了,一些官员不暗访,不是不知道暗访的好,而是不愿受也受不了暗访的“苦”,习惯性偷懒。既然暗访不是工作必须,不是上级要求和考核任务,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此外,恐怕还有试图回避矛盾和问题的因素。暗访显然是抱着了解实情的目的去的,暗访当然可能发现好的、积极的一面,就像上述新闻中贵州省委书记的暗访便发现地方相关政策落实得不错,但更多的时候,真相往往是无法令人满意的甚至可能是“残酷”的。若真发现了问题,回来如果想解决问题,一来可能挺累,二来可能需要协调各种关系,甚至会触碰某些既得利益。如果不解决问题,则可能被公众质疑不作为,只想当“太平官”。既然暗访可能带来这么多“后遗症”,一些人就会盘算:何必给自己“找病”?索性不去暗访,回避问题,也给自己不解决问题找个“我不掌握情况”的借口。

  进而言之,暗访被点赞,是因为公众由此感受到一些官员亲力亲为、深入群众、直面问题的作风和态度,以及致力于改变的决心和勇气。但换个角度看,暗访被点赞某种程度上反衬出一些“明访”的不给力、走过场,以及一些官员揣着明白装糊涂。

  说白了,如果那些常规性检查,那些常态的基层走访调研能够认认真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搞“花架子”、鲜有发现问题,暗访还会这么呼声甚高吗?暗访是好,但不暗访就发现不了问题吗?诸如看病难、路上堵、黑车多,一定要暗访才会知晓吗?还有,为什么时下一些官员不隐瞒身份便听不到真话、看不到实情?

  暗访,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检查、开展工作、联系群众的一种方式可以推广,但暗访更像是一种出其不意的“奇招”,而日常管理、调研更像是常规的“排兵布阵”。要“打胜仗”,需要二者的结合与配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