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聚焦

愿做高原一粒种 化作金穗撒人间

——追记我国青稞研究专家尼玛扎西

2020-11-06 09:36:43 来源:新华网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农民喜收青稞(2018年9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一粒种子”:将精神播撒在高原大地

  “你不必担心饥馑,只要高原上还有一粒种子,大家会让它生根、抽穗、结籽,养活这方勤苦的人们。因为种子里凝浸着你的血液,你流芳千古的基因。”

  这是尼玛扎西离世后网络上的一篇悼念文章。

  生前,尼玛扎西患有乙肝、糖尿病多年,这两年病情加重,每周都吃药,每天注射胰岛素。

  “我在办公室,身体有些发抖,赶紧给我弄点吃的。”时任农科院办公室主任的鲍圣华,节假日经常接到尼玛扎西的电话,要让食堂师傅煮面条送到他的办公室。

尼玛扎西(左)在试验田了解青稞种植情况(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有时鲍圣华陪他到试验田里去察看,尼玛扎西根本不用看标签就知道哪块田种的是什么品种。“作为院长,他比我们很多专家在田里的时间都长。”鲍圣华说。

  农科院草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敬龙回忆,草业所刚成立,便接到编制《西藏自治区草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任务,“当时一头雾水”。

  于是,他每天都去找尼玛扎西请教,有时把他堵在办公室门口。

  “他也很忙,也会生气骂我们笨蛋。”王敬龙说,但他一定会认真细致地讲解。

  “等到后期制作规划大图纸时,技术问题又难住了我们。”王敬龙回忆,一想院长是理学博士,行家里手,又去找他,追着院长问。“每次从院长办公室出来,都如释重负。”

  “这也是我们农科院一贯的风格,什么不会就去问院长。”他说。

  采访中,受访者说得最多的莫过于尼玛扎西是一个没有架子的人、“严师慈父式的长辈”和“开诚布公的朋友”。

  2010年加入尼玛扎西青稞育种与栽培研究团队的45岁博士曾兴权说:“如果没有院长的关爱与精神感染,我可能早就离职去发达城市工作了。”

  这是尼玛扎西弟弟家里今年丰收的青稞(10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对新来的援藏干部他都要求配备最好的生活和办公设施,让他们能安心工作。”与尼玛扎西共事20多年的农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扎西说。

  尼玛扎西去世后,5名援藏干部自费从北京、辽宁等地赶来拉萨悼念。

  当记者在西藏自治区农科院采访,看到尼玛扎西办公室门上的指示牌依然写着“出差”二字时,顿时感觉农科院所有的干部职工都不愿相信他的离开——他只是出了一个很长很长的差。

  同事们不会忘记那个常年提前一小时上班,为保持精力一天喝很多杯咖啡,办公室的门随时向基层干部、科研人员敞开,常年深入基层调研,随时安排布置工作任务,爱才重才的院长。

  跟随他研究青稞17年的唐亚伟,手机里还保留着他去世前一天安排工作的微信:“这些是那曲市尼玛县文部乡南村的‘藏青17’,一是你们实地调查该品种,二是收集当地青稞品种。收割估计在9月23日左右。”

  “这是他最后一次安排任务。”唐亚伟哽咽着说。

1 2 3 共3页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追梦·我的奋斗|让手艺人更有自信地赚钱

    “想离开农村去大城市闯闯。”2000年,17岁的卢建华手里攥着卖两担稻谷得来的200元,从广东韶关南雄一小镇离开,走出山区,来到深圳,踏上了追梦之路。

  • 吴若:“枯燥”背后有甜蜜

    做甜品这件事,要耐得住性子,一位采访对象曾对此有一段非常浪漫的描述:牛奶、面粉、蜂蜜、芝士……你想象它们在高温之中改变形态,从混沌一片最终“摇身一变”成为精巧而甜蜜的味蕾享受,往往,还好看得让食客不忍下嘴。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