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减负不能减了职工“钱袋子”
用工成本高不是降薪借口 两会代表委员提出建议
让企业日子过得好一些,更要让职工“钱包”鼓起来。
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然而,有一种声音在此时响起:用工成本过高,正在制约企业成长,职工工资可以适当降一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减负怎能减了职工“钱袋子”?这一说法在两会中引起代表委员热议,大家建议可以通过调整社保费率、改革税收制度等多种方式,在有效降低企业负担的同时让职工收益,保证劳动者收入和福利水平。降工资并非一味“良药”,更如同“饮鸩止渴”。
社保费率多次调整
今年下降或成事实
对于缴纳“五险一金”,不乏有企业“叫苦”,觉得用工成本压力过大。
“给职工1万元工资,企业的成本就是15000元,社保四金至少要占到40-50%。”全国人大代表、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代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企业经营业绩总体不错,因此均瑶集团最近几年的职工收入一直处于上涨态势,去年平均涨幅达到10%。
然而,在职工收入上升的同时,均瑶集团也越来越感受到用工成本上涨的巨大压力,“如果单纯看加薪这块,企业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是附加这一部分真的很高。”王均金说,即便这样,有的职工对涨工资的感受还不是很明显,“他们仍然觉得拿到手的不多”,因为他们个人还要再缴纳社保个人部分和个人所得税。王均金说,处于上升期的企业或许可以承受这种压力,但是眼下整个经济处于下行状态,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市场萎缩消费疲软,维持日常运转尚且十分困难,再要负担这么高的社保支出,真的是“压力山大”。
面对企业的要求,政府并没有视而不见。以上海为例,多年来屡次调整社保费率,最近的一次在2013年,而今年还将优化调整,进一步减轻企业缴费负担。由于2015版的《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标准》截止日期为今年3月31日,因此社保费率究竟会如何下调,预计在4月前就会有眉目。社保费率的调整基本是“板上钉钉”。
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陆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社保费率下降是给企业降低成本,但并不意味着职工福利能随之降低,从国家层面制定政策的角度可以判断,降低社保是为了让企业更有竞争力,从而提高效益。换句话说,从长远来看,企业因社保费率调整而得益,从而把这一部分用于职工收入增长上,让后者“钱袋子”鼓起来,才能形成“双赢”的局面。如果把“减负”变成了“减工资”,那只会是一剂“毒药”,而不是“良药”。
对此,王均金也表示,福利只能做加法,不适合做减法,物价指数连年上扬,职工工资不涨反降,这种做法不可取。“企业也要从市场竞争角度考虑,很多新兴行业人才紧缺,如何留住人也是问题,怎么可能再去减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