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假、带薪年休假、高温津贴、“痛经假”……这些福利在现实中并未完全落实到位,代表委员呼吁——
唤醒“沉睡的”职工福利
两会前夕的3月1日,对安徽省的女职工们来说,从这天起又多了一项劳动保护。女职工可以通过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向单位申请“痛经假”。用人单位如违反规定不批,女职工可依法举报。
对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总工会原主席王秀芳委员来说,职工们又多了一项福利,让她甚是欣慰。但同时,她又有点担心,因为从此前部分地区推行的经验来看,“痛经假”在企业的实施效果并不乐观。
因强制性不够、职工维权意识薄弱、企业不愿执行等原因,现实中许多职工劳保待遇都成了“纸上福利”,王秀芳与许多代表委员都期望唤醒这些“沉睡”的福利,让职工真正享有应有的权益。
而这一点也与广大职工的期盼高度吻合。《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和工会新闻部微信公众号《工道》日前向网友发起了关于职工福利问题的调查,许多网友留言反映,工作中一些明文规定的福利在企业中并没能得到很好的执行,许多福利是“知道但从没享受过”,甚至还有“根本就没听说过”。记者把网友的这些问题带给了出席本次两会的代表委员,请他们为网友释疑解惑,为职工的合法权益鼓与呼。
让职工敢于主张自己权利
职工福利,有法定福利和非法定福利之分,像住房公积金、探亲假、带薪年休假、高温津贴等属于法定福利,而疗休养、节日慰问品、员工培训等则是由单位自主建立的非法定福利项目。
现实中,不要说非法定福利,就是法定福利,相当多的职工并不是都能享受到。这其中,原因众多。
以法定的休假权利为例,目前我国职工平均年法定休息日已达到125天(法定节假日11天,周休日104天,职工带薪年休假平均10天),超过全年的三分之一,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现实中,职工休假却仍处于较低质量。
“如果休假,大部分绩效工资会被扣除,影响收入”、“单位事情太多,即使报了休假领导也不会批”……从本报发起的微信公众号调查结果来看,大量职工面临着“想休而不敢休”的困境。
华侨城集团公司首席顾问任克雷委员认为,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是影响这些职工福利落地的主要因素。在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需的情况下,城镇新增劳动力保持高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使得劳动者不敢和用人单位讲条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用人单位考虑到用工成本,不愿意执行国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