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最感动我的一本书征文】为“普通人”焦裕禄动容

司 聃
《工人日报》(2016年06月27日 07版)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因肝癌离开了世界,亦离开了他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的亲人与兰考人民。在罹患肝癌的日子里,他仍忍着病痛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自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后,漫长岁月中以焦裕禄事迹为主题的文学、影视作品数不胜数,焦裕禄以超然的人格和党性打动了无数的读者与观众,其精神已经成为时代中宝贵的财富。

在人心浮躁的当下社会,重温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会对世道人心乃至整个民族气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焦裕禄逝世的52年后,由其小女儿撰写的回忆录《我的父亲焦裕禄》出版。彼时的豫东平原已麦浪滚滚,远望一片金黄灿烂,昔年与盐碱地作斗争的兰考人民换了模样,而他们仍深情地将泡桐称为“焦桐”。

平心而论,本书的内容丰富详实,具有极高的耐读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焦守云如邻家大姐一般娓娓道来,情感却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下汩汩流淌,讲述焦裕禄生平中不为人知的小小故事。这么多年来,文学作品与影视剧对焦裕禄形象的勾勒离不开他倾情奉献的土地和人民,人民公仆焦裕禄的公共形象根深蒂固地矗立在每个人的心中,而其个人形象却与大众较为疏离。须知除兰考县委书记身份外,焦裕禄还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儿女的父亲,焦守云着力描绘了他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博山县村中走出的少年,逃荒到宿迁县的青年,结婚那天用二胡奏《小二黑结婚》的选段,红色枕头上只绣了一只鸳鸯。质朴自然的情节与对白中,蕴含着打动人的力量。

习总书记曾于1990年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新时代的文学典型应该是立体多面、血肉丰满的,不光有字字血泪的万言自传,还有黄河岸边的桐树与岳阳山上的桑葚。昔日手植的树木已蔚然成林,防风固沙,乡亲在山上种满了浆果树,收获时挑出满担樱桃杏子李,焦裕禄大公无私、鞠躬尽瘁的时代精神后,还有一个儿子、丈夫、父亲的深情。

焦守云对父辈的悲悯情怀、创作时的简约手法及秉持平民意识使焦裕禄形象焕发新的活力,展现出父亲的平凡又伟大的一生。焦裕禄以其强大的人格感召力感染了中国几代人,而其所承载的精神文化仍应世代相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