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人来人往】让学技术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张世光
《工人日报》(2021年11月22日 05版)

冯伟是幸运的。

父亲和爷爷是寿山石雕刻大师,母亲是寿山石鉴定专家,如此的“师资配备”,真是达到了想学就学、随时能学,课后作业有名师全程辅导的境界。

这样的家庭氛围,让冯伟从小就对“点石成金”的寿山石雕刻技艺产生了崇拜和向往。

“吃水果时,盘里的荔枝长什么样的纹路,这颗荔枝与那颗有什么不同,爷爷都会让他仔细观察。”他看得出神,爷爷乐得无声。这样的祖孙学中得乐的情景,是冯伟记忆深处的不灭镌刻。

对冯伟来说,造型的观察、石头的分辨、技艺的学习,不只是日复一日的“三更灯火五更鸡”、年复一年的“梅花香自苦寒来”,也是——“玩”。在一个小孩子的眼中,恐怕没有什么比玩更吸引人了。

在“玩”的过程中,没有对基本功枯燥、反复的厌烦,只有对不断“通关”的幻想和期待;没有对难题、瓶颈的焦虑,只有不断尝试中些许变化就能带来的欣然;没有对名利、报酬多寡的忧患,只有沉浸其中就能获得的存在感、满足感。

这样的幸运,对于绝大多数学习技术的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这种幸运对于技术教育也许应该有所启示。

眼下,一些家长们对于孩子将来走进技术类学校表现出担忧。

学技术不好吗?新近出版的《技术史》中有这样一句表述:“在很大程度上,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是用手勾画出来的”。这充分说明,今天人类社会的一切成果,都是通过技术的习得与运用换来的。

但家长的这种担忧又可以理解,因为现实中,确实存在读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在人才选拔时“低人一等”的情况。社会对劳动和技术的尊崇还不够。

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学习技术的“幸福环境”。不是用分数把学生“逼”过去,而是用事实让学生、家长都愿意去,到了学校虽然学习辛苦,但又因为未来可期而甘心付出。

近年来,这样的幸福感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现实。大国工匠走上人民大会堂颁奖台,高技能选手在国际大赛上唱响国歌,高技能人才评职称、涨待遇、提地位“梦想照进现实”……学技术的幸福感正在一点点增强。

让学习技术成为一件幸福的事儿,这个可以有,也应该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