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7月20日 星期一

研学游应是“教育+”而非“旅游+”

关育兵
《工人日报》(2022年07月20日 05版)

据7月18日中新社报道,近日,浙江杭州一个考古研学活动吸引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双减”之下,研学越来越火热,但当前大多数研学淡化了教育性和实践性,几乎等同于旅游。如组织中小学生参观景区、吃美食、参加非遗体验等。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只是观光游,并不能算研学游。

研学是指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所以,对于研学游来说,研是基础,学是目的,游只是一种形式和载体。也就是说,研学游应是“教育+”,而非“旅游+”。

近年来,研学游逐渐变成观光游,主要是因为组织研学游的多是旅游公司,其擅长的是为旅游服务,所以开发出的研学产品基本上与教育类内容关联度不大,缺少应有的教育底蕴,如此,便容易把以学习为目标的游览,变成以旅游为主的走马观花和蜻蜓点水。

让研学游回归“教育+”的本质,一是相关研学产品从开发到实施全过程都要围绕教育展开。这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应兼具旅游和教育双重专业背景或从业背景。二是要加大研学产业从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力度,强化人才的专业性。比如,主营研学游的企业或机构可以考虑对研学游组织者、带队者开展定期、专业的素质水平培训,尽可能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此外,还需加大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力度。以考古研学为例,考古专家的加入和参与,可以为研学游的课程设计、研学点的选择等提供更加专业、更有深度的指导,也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考古的乐趣,拓展知识,甚至奠定未来的职业方向与追求。专业的研学,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推动年轻一代更好体认中华文明,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

提高研学游的水平和质量,关乎旅游公司、教育机构的营收和发展,更关乎对孩子眼界的开阔,对其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对其兴趣和潜能的激发。让研学游回归“教育+”,不只是经济话题,更是教育话题、社会话题。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