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一

互助

本报记者 李国
《工人日报》(2022年12月28日 06版)

北京多区在体育馆开设了发热门诊。图为一名医生在简易诊室里问诊。本报记者 王伟伟 摄

“请问谁有富余的退烧药?我可能‘中招’了。”12月17日下午,租住在重庆大渡口区的薛赟出现了低烧、全身酸痛等症状。由于没有提前备药,彼时线上线下药店的退烧药又都已断货,孤身一人在重庆工作的薛赟只能试着在大学同学的微信群里求助。

很快,同学周舟的电话打了过来。这让薛赟有些意外:上学期间他与周舟交往不多,毕业后更是基本没了联系。

电话接通,周舟沙哑的声音一听就是“阳过”了,“我已经退烧了,剩下的布洛芬都可以给你”。

来不及客套,薛赟赶紧要了周舟的地址,与合租室友一同驱车前往。周舟则把药品消了毒,仔细包裹后放在自己的车位上。前后不过一个多小时时间,两个老同学完成了“无接触式取送药”。

12月中旬以来,随着新冠病毒传播,重庆各区感染人数持续增加。特殊时期,退烧药、抗原检测试剂盒成了稀缺品;有的区域因为运力紧张,线上购买食品和日用品也变得不容易。这种情况下,邻居、同学甚至陌生人间的互助成了抵抗疫情的一股坚实力量。

在童家溪镇天成社区,业主陈光亮已经围着抗原检测试剂盒忙乎了不少日子。陈光亮在一家药品公司负责购销工作。疫情开始蔓延后,陈光亮所在的业主微信群里不断有人发布“求抗原”的信息,于是他一方面利用自己平常积累的购销渠道四处寻找试剂盒;另一方面不断收集居民需求信息,一旦到了货,就根据每个家庭的人数和情况拆盒分发。

“不收钱,免费送,但前提是不能多拿。”陈光亮说,过去十来天时间,他先后收罗到了20多盒抗原检测试剂盒,“本来就不值多少钱,能救急才是最重要的”。

救急,或许是居民互助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怕被感染或已经“中招”病倒,最近越来越多民众处于居家状态。在天成社区经营生鲜超市多年的田清想到老弱病残群体买菜不方便,便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表示愿意为特殊人群免费提供蔬菜包。

花菜、四季豆、莜麦菜……按照每家3天的需求量,近10种蔬菜在超市的案台上一字码开。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从打包、消毒再到装车配送,仅用了不到一下午的时间,田清的“爱心菜”就送到了社区30户特殊人群的家里。

在九龙坡区地博春天小区,10岁男孩明明的爸爸妈妈都“阳”了。既担心隔离不当传染给孩子,又受困于病痛无法照顾孩子的生活,明明的父母一度急得团团转。住在同一楼栋的林茂得知消息后,直接把明明接到了自己家。除了提供一日三餐,她还临时客串起“家庭教师”的角色,白天督促孩子上网课,晚上则帮他检查课后作业。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此时助人的林茂自己也是受助者。那时候,小区封控,她又因为健康码“变红”被迫足不出户。楼里的邻居有的给她送菜,有的给她送饺子,“不仅饿不着,有时还吃不完”。直到解封,林茂家里的物资都还有富余。“邻居,不就得需要时搭把手吗?”对这次“意外带娃”经历,林茂这样说。

你缺我补,相互照顾,以物易物,免费赠药、赠物……这个12月,相似的情景在无数个业主群、同事群乃至陌生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上重复上演。人们不断说着“谢谢”,也不断被给予感谢,但还有更多的话,似乎不用表达,大家就都各自明白了。

就像薛赟。他在取药返程途中又收到了周舟的微信,那是一条数百字的根据自身经历总结的与病毒斗争的“经验贴”。薛赟拿着手机,在对话框里输入又删除,再次输入再次删除。最终只回了一句话:“等我们都好了,一定要聚一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