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物馆热”不能被戏说历史带偏
新闻——据7月22日《北京日报》报道,随着暑期“博物馆热”的兴起,观众对展览讲解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记者调查发现,各大博物馆中的私人讲解并不少见,因未经专业培训,这类讲解漏洞百出:首都博物馆一研学团领队在念展板时,错把“错金波斯文索耳鬲(lì)炉”中的“鬲炉”读成了“隔炉”;故宫博物院内一些直播自媒体在历史讲解中大谈秘闻、传说、野史,很多都未经考证……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盈的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然而,这股热潮中也夹杂着一些不严肃、不专业的行为,在博物馆里戏说历史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方面。
在当下的网络生活中,一些人凭借幽默风趣、夸张搞笑等表达方式迅速“出圈”。比如,很多人都在网上做古诗解读,“网红教授”戴建业却能脱颖而出,这恐怕还是因为其讲解别出心裁、不落俗套,采取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容易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是好事,但不能靠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和不良心态;在博物馆里戏说历史虽然可能收割到流量,但其负面效应不小——不仅让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大打折扣,也会让观众形成偏差乃至错乱的认知和价值观;观众不仅难以从历史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分,反而可能在精神层面受到一些干扰和侵蚀。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有言,“历史是已经画上句号的过去,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要让历史讲解生动有趣,需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找到与普通人有共鸣的视角、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现有深度的思考。在历史讲解中大谈秘闻、传说、野史,显然与此背道而驰。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里的“活起来”,不是自说自话的胡编乱造,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探索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博物馆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多些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多些优质内容生产与创新表达,讲解历史才能打动人心。时下,公众权利意识高涨,但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似乎慢了半拍,这中间的差距需要被正视、重视,有关的问题也有待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