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5月12日 星期一

陶瓷追梦人

黄兰
《工人日报》(2024年05月12日 03版)

我曾在新疆多年,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古诗词创作。后来,我告别家人,孤身穿越大半个中国,从伊犁来到景德镇学习陶瓷,只为了能把自己写的诗词题在画上。

初到景德镇,我被随处可见的陶瓷艺术品震撼。笔挺的青花路灯、墙壁上镶嵌的陶罐瓷片、宏伟的瓷宫……瓷都的魅力无处不在。我是一个陶瓷小白,但这里将是我追梦的地方。

我一直坚信,不论学什么,并不是依靠天赋,而是要靠执着与努力。景德镇从事陶瓷绘画的老师们,比想象中年轻许多,大多十几岁就开始学习了,还有些出生在陶瓷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我这种零基础大龄学员,算是一个异类。

一盏与我一样孤独的灯、一支与我一样消瘦的笔,从此成了我最好的伴侣。我每天一画就是十几个小时,一画就是八个春秋。

自知起点太低,那就以勤补拙吧。还记得初学时的那个夏天,我准备在杯子上画画题诗时,才发现新彩颜料在弧形的瓷器上操作起来,并不像宣纸上用笔那么流畅、轻松。我反复练习、擦掉、再练习……不知不觉淌了一脸的汗水,还被热情的蚊子赠送了许多“红包”。冬天则是另一番景象。冰冷的茶杯刚被捂热一点,又要画另一个茶杯了。儿时干农活才拥有过的冻疮,再一次与我不期而遇。

景德镇是一座十分包容的城市,接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陶瓷追梦人。只要肯付出努力,在这里总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沃土。在景德镇,有一个特殊的名词叫“景漂”,我们像一叶浮萍,畅游在瓷都的海洋里。每一个“景漂”的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其中包含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有个画青花的朋友,十几岁辍学后,便一个人来到景德镇寻求生计。他曾在一家瓷厂当学徒,打杂,包一顿午餐,没有工资。有一次厂里停电放假两天,他饿着肚子趁着空闲练习陶瓷技法。生活的困境,只会激励他奋发向上。如今,他有了自己的瓷厂,闲暇时,也喜欢写诗填词。

经过千年陶瓷文化的熏陶和泥与火的淬炼,我也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的陶瓷绘画工作者,从举目无亲一个熟人都没有,到现在诗朋画友遍瓷都。在这里,没有人会嘲笑我的梦想。

“此心安处是吾乡”,此生何其有幸,能与世界瞩目的瓷都相依相伴,能结识这么多良师益友,能让一颗流浪的心,航行在陶瓷艺术的港湾里。那越来越近的灯塔,是指引我前进的光亮。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