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203】梦想花开的地方
——粤港澳大湾区农民工筑梦样本
炎炎烈日下,三位农民工正在施工作业。杨辉 摄
钱洪波在塔吊里专心操作。罗雪菲 供图
工地里的“好声音”。林运宽 供图
广州暴雨天,胡长久正在检查施工设备。伦嘉欣 供图
石有功和工友正在清理淤泥。李小艳 供图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二维码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农民工数量高峰时超200万。一个个项目工地,如同一个个熔炉,释放出巨大能量,让大湾区的发展日新月异,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在这里成长扎根,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一员。
这里洋溢着的,不止有时代奔涌的浪潮,也不只是锅碗瓢盆的浪漫,还有无数个朴素而真诚的愿望,炙热而澎湃的梦想……
2024年快要过半,对于电工曹志强来说,记忆中的年味还未褪去。
二月的岭南繁花盛开。今年春节,为了做好项目保供,曹志强和妻子于林林选择留在工地过年。老家的亲戚也赶来广东,一来是要跟他们团聚,二来是还有一件大事——见证曹志强的弟弟结婚。
看到弟弟和弟媳交换戒指的那一刻,结婚多年的曹志强不禁红了眼眶。回想起十几年前刚来这里时,他从未料到有一天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接孩子们来城里上学,弟弟妹妹也来到广州工作,过上了好日子。我特别知足,虽然自己的学业有遗憾,但我的人生没有遗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还有千千万万曹志强这样的普通劳动者,背着行囊从家乡而来,在工地的尘土与泥浆中,续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作为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基础建设最火热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农民工数量高峰时超200万。一个个项目工地,如同一个个熔炉,释放出巨大能量,让大湾区的发展日新月异,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在这里成长扎根,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一员。
梦开始的地方
曹志强今年39岁,河南周口人。小时候家里条件有限,作为家中长子的他,辍学后当过工厂工人、司机,也做过小生意维持生计,工作不稳定不说,到手的收入也十分微薄。
为了让日子过得好一点,他主动跟着老乡学习电工技术,后来到了广州,进入中建三局芳白城际项目当电工。这之后,他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轨,收入也一年一年多了起来。
和曹志强一样,王斌的人生轨迹,也从来到广东当农民工开始,有了转折。
“那时候家里穷,父母没文化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自己小也不懂事,不好好读书。”王斌至今还为自己当年没有坚持读书而叹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下海潮”。受此影响,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走出了农村,来到大城市打工。机缘巧合下,彼时的王斌听说城市建设正需要大量施工工人,1997年,他坐上火车离开家乡,一路南下。
刚来到工地,什么都是新的。王斌以为,凭借自己一身力气,一定能混得风生水起,但现实给了他一个响亮的巴掌。
“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要起床,戴着安全帽,拿着泥桶,扛着铁锹,去拌水泥、拌砂浆,做的都是小工的活,忙得脚打后脑勺,没有喘息的时间。一天下来,感觉手和腿根本不是自己的。”说起年轻时吃过的苦头,王斌的眼神里满是无奈。
突然步入社会,没有了家人的照顾,王斌发觉,再苦再累都要自己担着了。
“我不甘心一生都要和水泥砂浆打交道。”他暗下决心,要踏踏实实地从基础做起,掌握一项专业技能。自此,王斌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每天除了做完该干的活儿,他找到工地上的施工员、技术负责人,向他们请教各种施工技术、如何看图纸。
农民工普立阳也有着相似的想法。起初,面对“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自己和工友,他不断反问自己,“难道我一辈子也要混成这样?”循着内心的呼唤,每天下班回到宿舍,别的工友喝酒、打牌,他则学起了现场安全管理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了一年多后,普立阳终于有了收获。2023年,他如愿以偿通过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并于2024年顺利注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由于项目工作需要,他和公司签订了新的劳务派遣合同,成为中铁二十二局的一名项目专职安全员。
凭借着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王斌也迅速成长起来,从安装工人成为班组长,后来还当上了项目现场负责人。27年后的今天,王斌已经是施工队伍中的骨干,担任中铁十二局建筑工地劳务现场负责人,在中山客运港市政道路等项目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爱人是我的眼睛
由于工作的性质,曹志强长期与妻子于林林分隔两地。去年,得知项目正在招保洁人员后,曹志强赶忙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这里吃住全包,每月工资4000元,吃住都挺好,工作压力也不算大,要不要来试试看?”
此后,虽然工作很忙,但有了爱人朝夕相守,曹志强夫妻二人的日子辛苦倒也甜蜜。“我们如今一起上班,他如果下班早就会来帮我,哪怕再忙,吃饭时总是能见面聊上几句。这里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于林林笑得很灿烂。
在大湾区的建设项目工地,还有很多对这样的夫妻搭档。他们默契配合,用双手守护自己的小家,也筑起了无数“安居梦”,为大湾区的建设添砖加瓦。
羊城五月,天气慢慢转热。来到正在开发建设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眼望去,一座座塔吊正在百米高空中繁忙地调转、起升……
塔吊工,被称为工地上“离太阳最近的人”,常常在“城市之巅”开展工作。在高空,塔吊司机是很难看到地面上有什么事情发生的。
信号工,也叫塔吊指挥,是塔吊司机的另一双“眼睛”,负责指挥塔吊开展吊装作业。
钱洪波便是其中操控塔吊的一员,是中建五局珠海横琴科学城三期标段二项目的一名塔吊司机。对于他来说,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这双明亮的“眼睛”就是妻子杨慧,“当年我俩谈恋爱后,她就跟我一起来工地了”。
今年40岁的钱洪波,来自四川广元的一个小山村。在他1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照顾年幼的妹妹,他初中便辍学进城务工,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辍学后,我做了很多工作,挖过铁矿,修过路,开过人货电梯,这些苦和累都不算什么。以前的工作环境没这么好,最难的时候,我住在负4层的地下室,一到晚上,到处都是蚊子、老鼠……”想起这些日子,钱洪波既心酸又感慨。
2003年,钱洪波跟着亲戚,来到广东当起了塔吊指挥。“当时觉得塔吊司机挺酷的,又很好奇在100多米的高空上班会是怎么样的。”钱洪波兴奋地回忆着自己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后来,经过培训和考试,钱洪波于2006年拿到了特种人员作业操作证,开始了将近20年的塔吊司机生涯。
迄今为止,钱洪波和杨慧共同搭档的项目已有10余个,对讲机变成了他们爱情升温的见证。“每天她都在塔吊下方,用对讲机跟我说操作指令,时不时还会带上一声叮咛和嘱咐。一听到她的声音,我就觉得很踏实。”钱洪波害羞地笑了起来。
然而,高空作业的危险也时刻伴随着他们。2019年秋天,钱洪波和杨慧共同在东莞南城的一个项目上干活。当时,这个项目正值冲刺封顶节点,钱洪波每天要在120多米的高空操控塔吊,把装满混凝土的水桶一一吊上来。
谁知,有一次,还没等钱洪波把水桶吊到一半高度,狂风骤雨突然袭来,电也猛地停了。还在高空作业的钱洪波,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不能慌。”对讲机里传来妻子的声音,冷静而沉着。紧接着,妻子杨慧指挥钱洪波手动打开刹车,一点一点把水桶往下放。塔吊下方,她和工友们一起把塔吊的大钩固定在稳固的地基锚点上,防止风吹动大臂。
很快,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在夫妻二人和工友的配合下,被平安化解。
“都快要‘拔苗助长’了!”
“钱你不用管!”周晨一边说着,一边联系出版社。
这次的起因是,项目上一位负责电路安装维修工作的农民工何元兵,将日常积累的工作经验,整理成厚厚一沓学习资料。为了鼓励大家创新,让一线建设者快速成长,担任中铁建工广州白云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的周晨,听说这件事情后,立即把何元兵喊来,准备帮他出书。
在这个一线建设者多达4万余人的大项目中,这位做事风风火火、作风泼辣果断的年轻书记兼工会主席,竟然能快速掌握职工的需求和动态。
这是怎么办到的?“要跟大家直接沟通,这样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周晨摸索出一套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建立职工档案、开展定期问卷调查、设立职工意见箱等方式,了解大家的真实需求、工作情况和心理状态,在项目领导和工会的支持下,帮助农民工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样帮着工友成长,都快要‘拔苗助长’了!”对此,有人这样评价。何元兵不是唯一一位被“重锤”“变铁为钢”的农民工,一同在这个项目干活的农民工孙裕彬,也有着相似的经历。
“一年前,我只是在项目上每天重复着简单的加工工作。”孙裕彬说,尽管如此,自己的心中始终怀揣着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望。一次,项目现场新建了数字化风管加工厂,引进了一套先进的数字化风管加工设备,需要有人能够熟练操作。那时,孙裕彬和工友们对这些设备还都不太懂,因此没有谁能接下这份工作。
孙裕彬深知这是一个提升自己的绝佳机会,他主动向项目领导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并争取到了学习操作这套设备的机会。数字化风管加工设备的操作复杂且精细,需要精准掌握各项参数和操作技巧。为此,孙裕彬从零开始,每天早出晚归,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在设备上反复练习。
“学习那段时间,孙裕彬连吃饭都是在机器旁边吃的。”项目的安装经理孟繁智回忆道。有时候,一个看似简单的操作步骤,孙裕彬需要反复练习很多次才能掌握。还有的时候,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或异常,他需要靠着自己的经验排查解决。“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也会操作这些‘高科技’。” 孙裕彬说。
勤勉实干的农民工,在大湾区的建设项目中还有很多。“石头”是工友们给石有功起的别名,这位1977年出生的广东肇庆人,退伍后进入工地参与项目建设。
在工地的近20年间,石有功一直坚守在同一岗位——桩基旋挖钻。
从在施工过程中担任辅助角色,到双手磨出了老茧、技艺逐渐成熟,再到担任项目桩基旋挖钻施工的主要负责人,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中,他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如今,他担任了中铁四局广韶改扩建TJ5标项目的一名班组长,慢慢在大湾区扎下了根。
工地上,他们把生活过成“诗”
在一张约一平方米的桌子上,摆满了小灯笼、小手链、小挂件……看着这些精致小巧的工艺品,也许会有人以为这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的作品。其实,做这些工艺品的,是一位相貌堂堂、身形健壮的农民工——杨波。
杨波1979年出生在四川巴中农村,2000年退伍后,他当过厨师长,也在其他岗位短暂地工作过。2020年,他来到中铁一局一公司位于大湾区的项目部当司机。
一线工地的业余生活相对简单,杨波就想办法给自己找点“乐子”。2021年,临近老婆生日的一天,杨波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要不给老婆编一条手链吧?”打定主意后,工作之余,他从网上找来各种编制手链的视频,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
这一学,杨波才知道这事不容易。比如,在编制手链上的小花时,他先后学了4遍视频才学会,改改停停,总算按“节点”完工。随后,杨波兴奋地给老婆打了个视频,准备“得瑟”一下。视频那头的老婆点了点头,淡淡地说:“不错。”
在收到丈夫邮寄的手链后,杨波的老婆终于按捺不住喜悦,开视频竖着大拇指说:“你的手真的很巧,编得很细,比我都厉害!”用工友们的话说,从此,杨波做工艺品的灵感,“犹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各种复杂多样的工艺品,杨波都学着做了起来。中铁一局一公司工会副主席王萍也为像杨波一样的农民工,搭建了展示平台。
工地上的多彩生活,不只有独特精美的工艺品。今年4月29日,为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王秀峰,在项目的工人生活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歌唱比赛。
比赛在工人生活区的食堂举办,没有专业的舞台,也没有专业的音响设备,有的只是工友们满腔的热情。活动以一首《奢香夫人》拉开序幕,“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水电工李学院演唱完毕,又接着唱了一首家乡的民歌,顿时把场子热了起来。
李学院来自贵州石阡,是一名仡佬族人,他拥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仡佬族主要聚居于我国西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文化。无论是在生产劳动中,还是亲朋宴请时,仡佬族人民常以歌声抒发情怀,如“打闹歌”“盘歌”“古歌”等等,音韵优美,自成一格。
不管是在宿舍还是在施工现场,总能听到李学院悦耳的吟唱。工地上“叮铃哐啷”的声响,仿佛是在为他专属伴奏,歌声如同一阵清新优妙的和风,悄悄吹散了工作时的尘埃和疲惫。
“即使是在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也有文化与艺术的芬芳。农民工的生活,同样可以多彩而充满激情。”王秀峰说。
梦想花开
“水泵电闸已通电启动,1号水泵正常抽水外排!”
电工胡长久拿着对讲机向项目指挥室汇报。抽水泵发出轰鸣声,强大的水流从泵中喷涌而出,基坑内的积水被迅速抽走。
今年4月,广州突遭暴雨侵袭。持续数日的暴雨,使得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多地出现严重积水和内涝。在白鹅潭项目施工现场,胡长久头戴黄色安全帽,背着电工包,正有条不紊地为排水泵进行通电、启动、巡查,以确保机器正常运转,为项目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32岁的四川南充人胡长久在中建五局广州白鹅潭项目上工作。十多年间,他做过塔吊司机,也在炎炎烈日下搬运过建材。
3年前,胡长久当时所在的项目突遭暴雨,施工现场停电。救灾时,他亲眼看到电工师傅仅用了10分钟不到,就为工地现场通了电送去光明,为救援争取到很多时间。自此,他暗下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工。
白天在工地开塔吊,晚上在宿舍学习书本知识,“没想到初中都没毕业的我,学了3个月不到,就考到了电工证!” 胡长久明白,想在工地上立足,没有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基础是不行的。
为此,他抓住机会进行实操练习,利用晚上的时间,找师傅请教各种问题。在夜深人静的工地上,他和师傅一起检查电路、解决故障。从简单的电路接线开始,逐渐掌握了更复杂的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技巧。工友们调侃他是“最懂电路的塔吊司机”。
同为塔吊司机,钱洪波也在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水平。每天趁不需要吊物的时候,他就主动加练2小时,并且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标准:无论是多大的风、多轻的物品,必须将吊装物品摇摆幅度控制到0.2米以内。这个标准,比项目工地的统一要求还要严格许多。
2023年,钱洪波顺利通过市赛和省赛,入围全国工程建设行业吊装(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他需要在6分钟内将1立方米的水箱轻轻吊起,在1.6米宽的间距内,按照既定杆道线路缓缓前行,在不碰到两侧地杆的前提下,准确击落中间立柱上方的木块,将水箱放置在规定点位上,期间水箱不能洒落一滴水。
这就意味着,钱洪波必须在无指挥的情况下,做到零摇摆、零误差。
“我当时真的特别紧张,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坐在操作室里汗水哗哗地流。尽管心里紧张,但是经验告诉我,手一定要稳!”谈起这段经历,钱洪波依旧十分激动。最终,他顶住了与104名选手同台竞技的压力,获得全国一等奖,成了一名“塔吊状元”。
“工地是我梦想花开的地方。”粤港澳大湾区洋溢着的,不止有时代奔涌的浪潮,也不只是锅碗瓢盆的浪漫,还有无数个朴素而真诚的愿望,炙热而澎湃的梦想。这里的人们知道,新时代与劳动者已在同一时空交汇,春天的故事,正被这片土地的无数建设者,一一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