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一

立足“工”字特色,全总文工团首部工业题材音乐剧开演

《逐梦》,唱响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本报记者 赵欢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2日 04版)

阅读提示

5月3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创作资助项目、全总文工团新创工业题材音乐剧《逐梦》在北京中央歌剧院首演,首都文艺界专家学者、劳模工匠和职工代表,与首都各界观众现场观看。全剧由主体三幕及序、尾声构成,以陈雨虹研发团队为代表的高铁从业者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打响中国品牌、展现中国速度为主线,以陈雨虹一家人的初心相承、相互理解、彼此激励为副线,以三节车厢为时代聚焦点,通过车厢内几十年的历史跨越,展现中国铁路人从蒸汽时代到高铁时代的创业史,展现日新月异的时代巨变。

 

晚上7点30分,中央歌剧院剧场的灯光暗了下来,一束追光洒下,只见一位身着蓝色工服的铁路工人,步履坚定地走到舞台中央,一把拽下帷幕,演出正式开始。

“火花飞舞,烙铁铸钢;汗水挥洒,烈焰闪耀。”数十名演员站在舞台中央的巨型钢铁结构上齐声歌唱,辅以充满力量感的舞蹈动作,将工人的劳动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开场就把我震撼到了!”现场观众吴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音乐剧忠实粉丝,“看过很多场音乐剧,但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题材,感到很新鲜,也很惊喜。”

工业题材音乐剧获好评

蒸汽机车喷薄而出的雾气散开,拿着火车模型玩耍的童年陈雨虹映入观众眼帘,她的神情充满希冀。“你在等待什么?期待什么?”在大家的呵护下,小雨虹长大了,她用铿锵的歌唱对那个年少的自己作答,“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高速列车!”过程艰难,但坚持不辍,正如陈雨虹的唱词中所言:“谁说一颗小火苗,不能熊熊燃烧?”

从一个站在火车头前的懵懂小女孩,到一个担当重任的高铁工程师,主人公陈雨虹的成长过程令不少观众印象深刻。“小时候咿呀学语,说着‘小火车呜呜呜’,长大后竟真的成了造火车的人。”观众黄女士对记者说,自己带着11岁的女儿来看这部音乐剧,不仅觉得很好看,还感到非常有教育意义。

音乐剧《逐梦》中,中国铁路人自力更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的情节也让许多观众感到十分振奋,“中国铁路人多少次跌倒又爬起,在逐梦路上勇当先行、恪尽职守,一次次刷新中国高铁时速,让人敬佩、让人感动、让人热血沸腾!”一位现场观众如是说。

三年筑梦成就《逐梦》

《逐梦》丰满的剧情和富有感染力的舞台呈现,离不开主创团队的“精工细造”。记者了解到,《逐梦》主创团队于2021年起就深入基层调研采风并进入前期创作,一步一个脚印,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不断精雕细琢,最终圆满地将整台剧目呈现在观众面前。

剧中主人公陈雨虹的饰演者,全总文工团常务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逐梦》总策划陈思思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三年来,主创团队多次深入中车集团与各铁路部门进行充分调研,与工匠师傅们座谈,演员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实地体验,“这对我们塑造角色有很大的帮助,也让我们对中国高铁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些年来,全总文工团进行过很多大大小小的演出,但打造音乐剧还是头一回。”全总文工团青年导演、《逐梦》总导演易杰对《工人日报》记者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刚开始排练时,我心里也没底。”但排练开始后,演员们的倾力投入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我感受到了大家的渴望和用心。”易杰告诉记者,演员们常常排练到很晚,即便如此,大家回宿舍后仍会坚持练歌,甚至有时到了凌晨1点,浴室里还会传出演员们大声唱歌的声音。“当大家百分之百投入的时候,很多问题都已不是问题。”易杰感叹说。

在最终的舞台呈现方面,主创团队也下了许多功夫,体现出不少令人惊叹的巧思。通过创造性地运用舞台元素,团队在有限时空中将蒙太奇叙事手法运用到极致,既可以立体式地展现时代变迁,也有利于营造人物内心细腻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舞台的设计布景上,《逐梦》还极力体现“工”字元素。记者注意到,舞台主体部分为巨型钢铁结构,用以展现纵横交错的中国铁路。结构上囊括工厂、楼宇、铁路等一系列空间设定,用一次次旋转和运行将“逐梦”之路连接。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全总文工团党委书记、团长,《逐梦》出品人钱磊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该剧以中国高铁的创新发展为故事背景,描绘了高铁设计师陈雨虹及大国工匠们一次次自我涅槃的破茧历程。“《逐梦》通过展现工人阶级群像,打造典型的劳模、工匠形象,传递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思想,旨在用文艺形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钱磊说。

剧中,主角陈雨虹成长在一个铁路世家,其父亲是一位老铁路人,“长大后成为一名铁路工程师,是陈雨虹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是她父亲的夙愿。”陈思思告诉记者。全总文工团青年声乐演员、陈雨虹父亲饰演者贾贝利说,陈雨虹父亲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名火车司机,是老一辈工匠精神的代表,“雨虹从小耳濡目染父亲对铁路的热爱,也传承了父亲一生不变的信仰。”

演出结束后,一位胸前带着奖章的观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就是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美团外卖骑手高丰。

高丰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这是他第一次观看音乐剧演出,觉得很震撼,也很感动。“就像剧中一样,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工人,他到现在一直鼓励着我,告诉我‘好好干’,让我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同时,高丰表示,虽然自己没有像剧中的高铁工程师一样身处高技术岗位,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勇敢逐梦,让自己和家人拥有更好的生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观看这部音乐剧,也是对我的一种鼓舞和激励,让我能更好地领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在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发扬。”高丰告诉记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