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一

【艺评】音综,请回到音乐的初心

方寸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2日 04版)

谈及近来音乐综艺市场的热闹事,暂且放放话题度很高的《歌手2024》,先说说《天赐的声音》。这档以歌手合作共同演绎一首歌曲,争夺“金曲”推荐的音乐节目,也来到了第五季,成为名副其实的“综N代”。要说在大众传播层面出圈、爆款、热搜,貌似与这档音综没太多关系。不过,节目改编演唱的一些歌曲,却在多家视频平台上发酵传播、赢得好口碑。

就说最新一曲《若月亮没来》,唱的就是身在异乡、为生活奔波的平凡如你我者,在爱情、工作、别离、梦想等种种生活的困顿、期待中徘徊纠缠。特别是一段全新编写的说唱歌词,讲述了一个来自小镇的姑娘到大城市闯荡打拼的日常片段,那句“月亮月亮啊你不懂,六便士到底多重”,是低声喟叹,亦是撕心呐喊。“所谓人生常态,也不过是落笔写不尽遗憾,抬眉理不清将来”,听者动容,于是刷屏传播了。

让一首歌曲,找到更多的听众,这是音综的题中之义吧。

至于一首歌曲,能不能打动人心、留下记忆,是歌词、旋律、舞台、歌手等等元素的综合使然。受众对音综的最大期待,莫过于优质的舞台表演构成的沉浸式视听体验。火爆破圈是概率问题,如果细究走红的歌曲,就会发现演唱技巧不过是花招,真诚才是必杀技。

回到国产音综市场,这些年越发失落式微,难出现象级节目。节目主打竞赛淘汰赛制、新老歌手怀旧翻唱等等呈现方式,重复率颇高、了无新意的选歌,老面孔的歌手在不同音综里来来回回,着实没了多少新鲜感。于是,音综为了生存向流量妥协,话题热度成为衡量标准。从音综扩及整个综艺市场,曾几何时有多少热搜成了拿得出手的“成绩”呢?舍本追末,真是怪哉。

音综的本质不应该是“音乐”吗,那些“综艺”的套路也只能是套路。“音乐+”的综艺不时冒出来,玩出再多的花样,缺失了音乐这一核心,也就背离了音综的初心。

那么音综的出路在哪呢?还是需要创新。可是市面上不少音综小打小闹的创新,也激不起多少水花。有评论得出了一个很精辟的总结,“吃老本难啃,新饭又难做”。

这大概就可以解释《歌手2024》为何备受关注了——“直播、不修音、一遍过”,是呈现方式的创新,与当下直播大行其道的时代情绪高度贴合。

回到11年前,一档名为《我是歌手》的音乐竞演综艺横空出世,实力唱将的高水准演出、顶级的舞美、音响、乐团等等,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场高规格的视听盛宴。这对于听众的音乐审美无疑是引导性的,所以才会津津乐道、久久不忘。

但这些年过去,音综已经难以与大家的音乐审美同频共振了。抛开国内外歌手对抗、“全网摇人”搬救兵等有热度无内涵的话题,《歌手2024》的最终效果如何,尚需观察。但也让我们再次面对一个事实,音乐教育、音乐产业发展才是基础,急功近利是行不通的。

跳出小情小调的自怨自艾理解,爆红的《若月亮没来》有几句歌词表达的是期待与寄望——“请不要放弃明天”。所以,对音综的没落太过苛刻不算是好事,式微是众人的事情,进步同样是众人的事情。那就看过这一季的热闹之后,沉下心来,修炼内功吧。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