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加大智能化改造,做细现场防护,保障职工作业安全

【改善劳动环境 守护职业健康】多重防护,托起职工稳稳的安全感

本报记者 刘建林 李彦斌 本报通讯员 杨红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3日 06版)

“以前,我们在编组时要时刻操心身后的天车起块、放块。现在,有了这道2米多高的护栏在身后挡着,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在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山西新材料)炭素事业部焙烧二车间,当班工人高卫红盯着板链上徐徐而来的炭块,进行现场质量监测。

不久前加装的这道钢管护栏,将编组板链作业区与炭块堆垛隔离开来,也托起了高卫红和同事稳稳的安全感。

记者了解到,中铝山西新材料拥有较完整的铝产业链,存在高温、高压、高碱等危险作业场所,及噪音、粉尘、酸碱气体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该公司坚守职工职业健康底线,推深做实风险隐患排查整治,2023年又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设备设施隐患改造,保障一线职工作业安全。

现场防护,堵安全漏洞

一大早,电解11工区安全员张轲随身装着笔、笔记本和手机,仔细查看生产现场的角角落落,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在工作群中告知。

据悉,像这样的“走动式”管理,在电解铝生产线旁已成为常态,“随手拍、随时改,整改闭环”的管理机制,让各类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阳极堆垛库是炭素生产的“集散中心”,库区安全环境复杂,现场管理难度大。为此,该公司按照与成型、焙烧系统关联程度和产品堆放、人员作业的实际需要,对库区进行改造,划分13个区域,实施隔离封闭管理。

山上矿场常年风大,石灰石矿旋回破碎机隆隆运转,下料口却不见粉尘弥漫。

“我们加大喷淋系统改造力度,通过增加喷头、变换风位、增加雾炮,有效提升了喷淋除尘效果。”中铝山西新材料石灰石矿事业部采剥工区区长张锁珠介绍,这些改造既有效改善了职工现场作业环境,也确保环保指标达标。

智能化改造带来“一升一降”

电解槽是生产铝液的关键性设备,设备常年温度达900摄氏度,槽周围也有八九十摄氏度。电解工要穿着长袖长裤、戴着面罩打捞碳渣、清理槽体。特别是在电解槽更换阳极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在火红的炭块周围画线、测量,劳动条件异常艰苦。

为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该公司不断优化阳极自动测高系统,先后完成了电解12个工区的智能精准出铝改造,不仅实现了电解槽进出阳极的自动定位,换极精度也大幅提升。

如今,电解工周岳斌觉得工作轻松了许多,“智能化改造后,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升了安全系数。”

电解铝现场人员流动性强、技能水平不一,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挑战。为此,电解厂常态化开展实战演练、大练兵等活动。

为了让职工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中铝山西新材料自主设计“安全卫士”管理平台,及时上传职工安全学习、日常培训、隐患排查等情况,生成安全“葡萄图”积分,并以此作为班组安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我们的安全积分不仅在工资绩效上有体现,还能兑换奖品。”电解工史磊斌说。

职工“心晴指数”越来越高

近日,氧化铝厂蒸发工卜建国在交接班前,到主控室测量血压。对这一关爱职工健康的贴心举措,卜建国连声称赞:“量完血压再上岗,大家都放心!”

针对职工年龄偏大、患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人数较多的实际,2023年7月,中铝山西新材料开始在生产岗位配备血压仪、血糖仪等医疗器材,为职工提供更便捷的健康监测手段,还广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配应急药品,确保有人突发疾病时能快速应对。

多年来,中铝山西新材料持续做好职业病危害告知、日常监测、定期检测、个体防护和职业健康体检等工作,每年开展全员健康体检,建立职工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

2023年,该公司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之列,甩掉了过去高耗能、高污染的“帽子”。

“我们不仅实现了新蒸汽在氧化铝生产多个工序的回收再利用,就连厂区内的澡堂及办公楼供暖也用的是乏汽。”氧化铝厂技术人员孙晓平介绍,持续的环保投入让灰蒙蒙的铝城一改往昔,通过强化现场环境治理,厂容厂貌得到明显改善,职工的“心晴指数”也越来越高。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