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一

全面提升、多元友好、深度融入,北京实施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行动计划——

“我想用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好”

本报记者 赖志凯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2日 07版)

阅读提示

日前,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印发工作方案,实施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行动计划,将发挥首都基层党建工作优势,推动解决一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丰富他们参与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平台和路径,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认同感、职业获得感和城市归属感。

 

6月7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美团朝阳区将台地区专送骑手刘壮,和往常一样,在送外卖时,注意观察小区里的电动车是否违规上楼充电。他发挥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出入城市各类场所,熟悉环境的职业优势,助力安全隐患排查,为城市除险保安。

日前,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印发工作方案,实施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行动计划,将发挥首都基层党建工作优势,推动解决一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丰富他们参与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平台和路径,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认同感、职业获得感和城市归属感。根据工作方案,该行动计划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全面提升行动计划、多元友好行动计划、深度融入行动计划3个部分。

线上线下开办夜校促进“双向提升”

“前几年我就报名物流专业的学历提升,今年下半年我就能毕业了。”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美团 707 骑手党支部书记高丰向记者介绍,北京工会和平台为他们推出了学历提升计划,让他们在送餐的闲暇时间进行自我提高。

“学历是晋升岗位的敲门砖,想要胜任更高的岗位就必须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目前我们有的同事就已经进行了转岗,从骑手到站长,或者是到客服后勤,还有的做了无人自动车维修技师等。”高丰感叹。

高丰通过读夜校提升自身素质,正是北京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瓶颈和发展需求,提出的全面提升行动计划,完善他们的学习教育、职业提升、权益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发展所需的保障。

该行动计划将统筹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依托全市党群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开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夜校、培训班、云课堂,提供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提升、职业规划指导、学历教育服务等,提供就业岗位推介、专场招聘活动、就业创业辅导等服务,畅通职业发展通道。通过权益保障提升,推动解决合同签订率低、用工关系混乱、职业伤害频发等职业保障问题。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素质提升了,参与城市治理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2021年4月,高丰加入北京市朝阳“小巷管家”项目,通过随手拍、随手报反映社会治理问题,当选首批“朝阳美好骑士”。

每天送餐高峰忙完后,他和伙伴们就自发到街上及时发现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生产生活安全等问题,再通过“朝阳群众管城市”监督管理平台进行反馈,参与城市治理,共同维护城市环境。他说:“我想用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好。”

友好社区推动基层治理“双向奔赴”

1月26日,全国首批“骑手友好社区”三方共建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活动当天,与会代表参观了白坊村“家圆驿站”,查看了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落地情况,美团配送天通苑站点成立了骑手志愿服务队,党员骑手代表贾文慧发出倡议,号召骑手安全行驶、有序停车、文明礼让,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更好服务社区居民。

据悉,为解决骑手“进门难、充电难、休息难、就餐难”等实际困难,美团党委联动北京市多个街道社区、物业公司共同推动“骑手友好社区”项目,旨在通过社区、物业、站点共建共治,实现居民生活便利、骑手体验优化、社区秩序良好的多方共赢。

与此同时,美团协调配送站点,与社区、物业建立更密切的三方沟通机制,鼓励骑手发挥“登门入户、走街串巷”的便利条件,力所能及参与“随手拍、随手报”等社区志愿服务,平台将给予“社区友好骑手”定向激励,共同维护社区的环境和秩序。

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美团和属地发起“骑手友好社区”项目,是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体现,社区党委、物业、配送站点三方共建,体现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对于构建友善和谐的社区共同体具有标志性意义,也有利于改善骑手工作环境,促进骑手融入城市。

据了解,“多元友好”主要包括场景友好、设施友好、服务友好、治理友好,主要结合新就业群体区域分布,聚焦工作便利、生活服务等高频诉求,重点打造一批新就业群体友好工作场景,升级改造设施设备,多元提供暖心服务,推动基层治理“双向奔赴”。

担任“副楼长”争当新市民

清晨6点多,北京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一线基层片区经理王俊超就来到位于海淀区后厂村的一个营业点,进行安全巡查。

在海淀区景和园小区,刚收到快递的居民林女士提到王俊超就竖起大拇指。“服务态度好,特别周到,而且特别有礼貌,每次见面都打招呼,他还是我们这里的‘副楼长’。”

林女士提到的“副楼长”,是北京市提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深度融入行动计划的一个“延伸产品”。

该行动计划是发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优势,拓宽参与首都超大城市治理路径,健全激励机制,推动他们参与基层治理的一个途径。

据了解,该行动计划将定期邀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参与地区事务议事协商,通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担任“副楼长”“网格员”“新社工”等方式,鼓励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行业治理,融入基层治理,推动他们深度融入。

工作方案还要求,要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党员发展工作,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行业、企业、属地三方联合培养机制,及时将政治素质高、代表性强、日常表现好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发展入党。在各级各类荣誉表彰评选中,加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的推荐力度,广泛宣传他们中的先进人物、感人事迹,塑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新市民的良好形象。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