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钟就能完成一套装船、收箱作业,岸桥司机宋文庆带领团队打造港口高效装卸新模式——
【巾帼风采】京杭大运河畔的“港姐”
“从传统的散货码头到如今的自动化集装箱泊位,港口生产效率的跃升让这条流淌千年的运河再次焕发活力,我也在京杭大运河畔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新舞台。”在山东济宁能源集团龙拱港远程控制中心的操作台前,“齐鲁最美职工”、肩负着装卸作业重任的岸桥女司机宋文庆动情讲述着她与龙拱港的故事。
龙拱港距离京杭大运河主航道仅百米之遥,作为内河港口少见的女司机,宋文庆与港口建设同成长,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成为龙拱港起重装卸机械智能控制操作领域的“领头雁”,带领集装箱自动化作业巾帼班的女司机们打造出港口高效装卸的新模式。
“首吃螃蟹”的转岗女工
2022年,宋文庆还是一名煤矿洗衣工,每天负责清洗下井工人换洗的工作服。
彼时,距离煤矿5公里外的龙拱港正在转型升级,原来的散货小码头将建成江北最大的智慧化集装箱内河示范港。当听说单位要选送一批女工去青岛港学习港口设备操控技术时,宋文庆勇敢迈出了转岗的第一步,成为首批去海港学习的女工。
“第一次见到海港,内心充满震撼,也在心里产生了疑问,这些四五十米高的设备,我能操控得了吗?”回想起第一次来到青岛港时的感受,宋文庆很是感慨。
时间紧、任务重,她稍做调整就迅速投入紧张的学习中去。为了尽快熟悉设备运行原理、掌握驾驶技巧,宋文庆反复研究操作手册和设备原理图,将遇到的难题记录在本子上,虚心向老师傅请教。白天,她顶着炎炎烈日攀爬大机设备,仔细观摩每一步操作、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晚上,抽空观看视频回放,复习试机、跟勾、安全起吊等操作步骤。
两个月的学习下来,宋文庆黑了,也瘦了,但她的内心无比充实。
“驯服”吊装设备
学成归来,宋文庆和工友们却发现,在龙拱港,她们面对的设备尚未完成组装,且这一套岸桥、场桥和无人平板运输车启用后,自动化程度更高,需要更加高超的技术才能驾驭。宋文庆打了个比方:“就像去别人家尝到了甜甜的果子,但回到自己家还要从种树开始一样。”
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港口一天一个样,如何远程操纵这些眼前的“庞然大物”高效运转,成为宋文庆和同事们首先要突破的难关。
“办法总比困难多。”宋文庆带着她的“娘子军团”摸着石头过河。
她们每天蹲在作业现场,观察设备起吊的运动轨迹,动态记录作业的详细参数。正是夏季,龙拱港的堆场区域,没有一棵树可以遮挡阳光,地面温度高达50摄氏度,她们脸上的汗珠滑落到地面上就瞬间蒸发,工装湿了干、干了湿,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
就这样,夏天过去了,通过反复实操,她们逐一攻克难题,将设备训练得服服帖帖。
“玩转”智慧港口
“咱们要把装卸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位,继续完善班组生产体系,让作业效率再上一个新台阶。”龙拱港内一片繁忙景象,在自动化码头作业现场,宋文庆正与同事们研究最新的作业方案。
港口运营初期,岸桥设备装卸作业每小时的效率在15自然箱左右。随着自动化码头作业量的不断提升,高峰时期每天有10趟船、200多辆车,如何提高作业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宋文庆在现场和操控平台两头跑,一边记录一边实践,通过不懈努力,在岸桥生产作业中实现了人机协作、空间互补、横向分析、纵向对比的操作新模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了每小时30自然箱的新纪录。
“现在,一名司机可以同时监管4台自动化轨道吊,两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套装船、收箱作业。人工干预准确率达到100%,真正做到了一抓一个准。”宋文庆自豪地说。
在宋文庆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龙拱港自动化泊位已投入运营,通过科技赋能、低碳运营,使得港口集装箱作业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同时,还配置3D箱区扫描、集卡引导识别、高精度定位等先进系统,实现了人、机、管理系统、控制系统间的高效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