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一

【市场观潮】完善治理链条,让假冒国企无处遁形

本报记者 程莉莉
《工人日报》(2024年09月10日 07版)

8月末,假冒国企举报平台在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上线。国资委表示,将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力量,对假冒国企行为形成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进一步营造依法合规、守信经营的营商环境。

假冒国企是指通过伪造印章和证照等手段,在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含各级子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中央企业冒名注册登记为公司股东的情形。

假冒国企问题可谓由来已久,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危害和重大风险,也严重损害了国有企业声誉和社会各方合法权益。这些不法企业大多擦边“中”字头、“国”字头企业,骗取银行贷款,欺骗地方政府、合作企业、社会公众等;而包装打造假国企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从取名、股权登记,到被曝光后进行股权转移等,均有黑中介提供“一条龙服务”。据统计,假冒国企在多个关键经济领域尤为突出,涉及建筑施工、房地产、能源、投资、贸易、文旅、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人力资源服务等多个行业。

为了遏止假冒国企的扩张势头,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治理举措不断出台。国资委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别对假央企、伪国企进行集中公示,超千家假冒国企被曝光;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防范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的规定》,明确假冒企业处置流程;今年6月,公安部表示,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冒充部委国企央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与此同时,被假冒的真国企也纷纷发声,与不法企业划清界限;一些真国企还因此将假国企告上法庭,要求对方停止冒名、赔偿损失等。

国资委此次上线举报平台,是完善治理假冒国企问题链条的重要一环。我们可以看到,从加强源头把关、对企业注册严格核验,到事中防范、建设国企产权信息查询平台,再到畅通事后举报渠道、精准打击处置……一个日渐成熟的治理体系正在形成。

在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的背后,有个问题值得注意,这些不法企业为何要假冒国企?国企实力雄厚、社会形象好、公众认可度高,尤其在招标等环节更容易受到青睐。对此,有专家指出,铲除假冒国企生存的土壤,就需要着力缩小国企和民企在经营、融资等方面的差异化待遇,从根源上解决国企与民企间的信任失衡问题,方能实现长效治理。

除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假冒国企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大惩治力度,同时,应大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让诚信成为社会各方的共识,让企业不敢、不想、不必假冒国企谋取不正当利益。

另外,举报平台开放后,还应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公众的正义感和参与度,真正发挥出举报平台的作用。我们期待,随着相关举措的不断丰富完善,类似于“假冒国企用4块石头便贷出8亿元”的奇葩事件,从此可以休矣。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