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200米夺冠 中国田径的谢震业时代来了
在百米飞人大战中以10秒04战胜苏炳添和张培萌夺冠后,23岁的谢震业5日晚又在200米跑道称雄:他以20秒20的成绩刷新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收获第二枚全运金牌。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中国田径的谢震业时代来了
昨晚7点55分,当全运会的新科百米飞人谢震业跑完200米后,整个天津奥林匹克中心水滴体育场都欢呼起来。
20秒20,他不仅夺取了冠军,还将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足足提高了0.2秒,这个成绩即便放到世界范围内,也是准一流的成绩。
“中国田径的谢震业时代要来了。”赛场边,所有的记者都纷纷议论。
野兽般的速度连教练都震惊了
“他跑得太快了,真的像野兽一样。”取得亚军的广东选手梁劲生调侃道。
“蛮梦幻的!”谢震业自己则有些回不过神来,“其实这个成绩我也挺意外的,赛前感觉状态还不错,想冲击一下20秒40的全国纪录,但没想到成绩会这么好。”
不仅是他,谢震业的教练陶剑荣也被这个成绩震惊了。“这一次我们的任务是争取破掉他自己创造的全国纪录,按照他正常的训练水平,具备跑进20秒35的水平。赛前我觉得他破纪录或许没问题,但真的没想到能跑到20秒20。”
一口气将纪录提高了0.2秒,相当于两米的距离,这在短跑项目中是非常少见的。
“0.2秒的差距,在100米和200米中,是好几个档次的水平。”陶剑荣说,“20秒20,肯定是世界先进水平了。”
而在创造这个纪录的背后,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伦敦田径世锦赛上,谢震业在男子100米的半决赛中受伤,遗憾无缘决赛。“世锦赛前,他的状态其实非常好,非常有希望进前八。”陶剑荣说,“他非常想要有所突破,我和他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没见他这么紧张过。”
正是过分的紧张,导致他在100米半决赛中发生了肌肉痉挛。
谢震业的受伤,也让中国队冲击百米奖牌接力的希望大减。“队里其实非常希望能拿到接力的奖牌,不过为了全运会,同意他不参加接力。”陶剑荣说,但就在接力开始前1小时,谢震业自己突然提出要跑接力,“不跑会后悔一辈子。”在谢震业的极力请求下,陶剑荣同意了他参加百米接力,中国队也顺利进入了前八。
“他世锦赛回来后肌肉的反应非常大,我们足足有十多天没有进行训练。直到出发去天津前两天,才开始恢复训练。”陶剑荣说。
陶剑荣说,他们在全运会开赛前制订的目标,并不是100米的金牌,“100米的目标是银牌,重点是200米,但没想到他100米和200米都跑得那么棒。”
邹振先赛前发来短信:我看好你
而在国家接力队前领队邹振先看来,中国田径属于谢震业的时代才刚刚到来。
“他就像老黄牛一样,训练中任劳任怨,一丝不苟,从不打折扣,从不含糊。” 邹振先说,“有今天的成绩,跟他自己的努力分不开。”
“在(全运会)百米大战前,我给他发短信说,我看好你。” 邹振先介绍,“一点也不夸张,目前国内其他运动员都无法和他匹敌。”
“谢震业这两年其实还没怎么练200米,如果踏踏实实地练,即使200米跑进20秒也不是不可能。”
这几年来,为了中国田径能在男子4×100米项目上有所突破,谢震业基本放弃了200米的训练,全力主攻100米和4×100米,“直到全运会前才刚刚将200米重新捡起来。”
除了200米在国内独孤求败,邹振先表示:在苏炳添之后,下一个百米跑进10秒的中国人,也非谢震业莫属,“我觉得他达到这个成就应是指日可待。”
而陶剑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也表示,谢震业百米跑进10秒,“随时都有可能。”
谢震业自己则表示:“像博尔特、加特林这样的优秀运动员都是100米、200米的高手,这两个项目有共通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我一直在跑100米和4×100米,但200米的成绩也没有掉下来。”
谢震业说,“我现在仍旧是一个向前辈仰望的后学者,像博尔特、加特林这样的大咖,能站在这样的高峰,我需要向他们学习,用卑谦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延伸阅读
少体校校长回忆谢震业
他从小就很自律
叶家琦是谢震业在绍兴市少体校学习时的校长,这次全运会他也特地赶赴天津现场给谢震业打气。
据他回忆,谢震业是2006年进入绍兴市体校的。当时他的启蒙教练是国家级教练应水根。“他是有些腼腆、内敛的性格,到现在也还是十分低调。当时我们就看出来这是个好苗子,很懂事,身体素质各方面都很不错。所以那一年的台州省运会,他虽然没有报名参加,但我们还是带他一起去新昌参加了集训。他是唯一一个不参加省运会但带去新昌集训的学员。” 叶家琦说。
叶家琦告诉记者,十几岁的谢震业就已经很自律。“该训练的时候训练,该学习的时候学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毫不含糊,永远不会让教练、老师生气的那种学生。”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爱学习。“现在还是很爱看书,还在浙大读研,平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叶家琦说。
“目前他身体状况很不错,虽然之前世锦赛受了伤,但最近恢复得还好。他自我调节的能力很强,所以身体状况都在可控范围内,也为这次全运会和接下来的全国学生运动会打下了基础。” 叶家琦说。
本报见习记者 汪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