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李清君
今年一季度,我省工业增速回落,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加大,工业经济形势严峻。过去十年间,能源工业最低增速是6.3%,最高增速是13.1%,而去年增速只有0.1%,今年一季度负增长2.2%。由于工业经济下滑,导致全省GDP同比增长仅为4.1%。一时间,我省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发展问题立即成为一个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在中国经济进入增速相对放缓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锁定现象背后的成因,进行一些战略性思考,探究一些切合我省实际和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的新工业发展命题。
思考之一:工业增长波动属于重化工业深度市场出清造成的,是一种制度层面的自我修复,基本面仍然在合理控制的可控区间,预期良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工业增长不断被产业重化一次次拉大,自我膨胀速度大于市场出清的调整速度,主要观测指标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特别是投资贡献型的工业增长模式,掩盖了过去工业结构单一、粗放低效、弹性替代不足、科技创新驱动不够等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使人们忽略了工业增长出现历史性拐点,可能造成的工业经济运行下滑扎入谷底的可能性。今年一季度工业增长的常规性观测指标,契合了上述问题的种种表现,增加了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的难度。因此,不能采取常规的指标测度的增幅进行研判,还需要将一些地方化的特有因素纳入其中,走出单纯依据数字化增长下滑的“囚徒困境”。
早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发达地区已经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我省工业经济运行出现的阶段性下滑,是高速增长区间向中低增速区间的跳跃,真正的经济涵义是工业发展进入增长速度调整的换档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宏观政策刺激的消化期,即“三期叠加”造成的工业增长速度下滑,紧紧顶住“增速下滑”研判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够科学客观。
首先,我省工业增长不能采用一个“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幅变化作出以偏概全式的诠释,需要从中长周期的角度对其工业增长的结构贡献进行分析,我省工业增长贡献正在与资源型产业贡献脱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性逐渐显现,开始出现了工业结构转化的正外部效应释放。
其次,工业增长必须从数量化的扩张转向效益增长的可持续性锁定。建国以来,我省工业是全国工业的台柱子,始终是全国工业布局中的“生产车间”,工业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行为,在制度层面缺失交易行为的激励与约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驻省中央企业与地方工业的制度性融合的序幕即将打开,工业经济中的制度红利将全面激活老工业基地潜能的有序释放。
第三,客观地估价资源枯竭对于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我省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石油、煤炭的价格低落与枯竭造成的减量交互作用,是当前工业下滑的主要原因。但我省多年抓石油、煤炭工业接续、替代的产业项目,正在逐渐向新主导产业、新支柱产业靠拢,加之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即使一时的“数据”增长指标的不好看,也不意味着能源工业生产力体系的破坏,油城大庆以及四煤城的工业基本面没有被“所谓的下滑击溃”。两大国有林区虽然停止了商业性采伐,但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加之旅游业、林下经济、过境采伐、生态管护、飞地经济等支撑,已经具有应对资源枯竭的抗击打能力。因此,不能运用宏观统计思维解剖中观问题,要运用工业结构性的适应性调整视角,看到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新希望”。
思考之二: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和保工业发展的底线思维,抓住工业结构剧烈调整的时机,查找制约工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首先,在阵痛中对于工业经济增长痼疾进行“揭伤疤”。工业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大家对于问题、矛盾、隐患等认知程度,不如经济低迷期清醒。各级党委、政府,各级综合和行业管理部门,骨干企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以及企业家和职工群众,都要从主观、客观两个角度,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行业对比分析、纵横向历史分析、竞争对手博弈分析、致胜核心要素构成分析,找出主要的问题、产生的差距和激化矛盾的成因,进而从全局角度找出影响工业发展历史的、现实的,制度的、体制的、机制的,政策的、服务的、环境的以及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供给的和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找出工业发展犯病的根源所在、对症下药。
其次,全力推进政府行政改革。现在全面深化工业改革的逻辑是:不是政府先救企业,而是要求政府按根据企业成长、发展的“菜单”进行改革放权到位。行政改革是工业改革的核心,公开权力清单、审批权下放、一次审批、备案制,改出办事效率、改出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改出法治、责任、效能和服务型政府,让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安排落到实处。目前,省政府推动的审批权下放、一次审批和备案制,正是厘清政府与企业的边界问题。
第三,整合各方力量共同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原则是厘清政府、企业与市场的边界,采取制度办法着力解决资源配置权力越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政府手段是运用公共资源,管服务、管社会保障、管公共安全、管宏观调控与区域行业统筹;企业是市场竞争主体,经受优胜劣汰的生死考验,主要手段是战略、理念、战术的三个层次创新,依靠企业家、专业精英、广大职工、中小微企业,背水一战进行战略突围、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形成新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出清是工业系统优化组合的中枢神经功能,根据市场需求,企业、政府和社会要做好推进产品优化、要素流动、资本组合和科技创新驱动的大文章。我省工业发展需要做外科手术的治疗与康复,否则无法适应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竞争新要求;但各级政府、企业界和社会各界必须珍惜龙江工业现有的存量优势,必须保基本面不改变、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保工业组织体系的进一步优化。这是极其重要的。
思考之三:根据工业组织螺旋上升的演化原理,重新审视可资利用的各种要素资源,集成一切可能集成的高级发展要素,优化工业法治转型升级的路径
目前,我省工业发展转型升级机遇绝佳。工业组织优化的螺旋上升往往是在工业增长出现拐点和滑入谷底反弹的内聚力的集中爆发,这是世界工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基本原理,也是展现工业组织演化成长的规律性。我省工业发展转型升级也是如此。
首先,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智慧、云计算技术与我省工业存量的深度融合可使我省百年工业发展的再次爆发。它表现在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石油石化、能源工业、建材工业、矿产经济、医药工业向着制造业高端化转型升级。
其次,市场化与工业组织良性互动。制度创新驱动工业组织转型升级,进一步催生工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和创新经济,包括引入外来强势资本、引入中央企业总部经济、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搭建产业链经济、打造口岸经济、合理配置园区经济。
第三,全球化对工业组织的深度嵌入。因为特殊的战略地缘优势、独占的气候资源、对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装备工业、能源工业、数据产业、智慧产业、制造业服务化体系,特别是现代物流与制造业、金融业的有机融合,外来资本与本地化资本将出现重组合作高潮,推动一批工业企业进入国际化行列,实现地方工业全球化的战略转型。
第四,独占资源转化为新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我省是全国工业的发祥地之一,近一个世纪以来,积累和沉淀了珍贵的工业文化资源,在存量扩张、增量投资、资源合作开发和国际化战略同盟的推进下,必将衍生出一批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国际的战略型、支柱型、贡献型的新产业、新企业、新产品和新业态,以此彰显新工业发展的魅力。
(作者单位:省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