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加快“两先区”建设,从更高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市一项重大的战略性任务。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越来越多地向基层沉淀,社区日益成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对原有传统的以“单位制”为基础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方式产生巨大冲击,已成为“两先区”建设中亟待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改革和创新基层社区管理的模式和方式,是完成“先行区”任务的重中之重。
社区管理模式,一般指在社区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突出特点和经验。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形成富有特色的社区管理方式,对于夯实基层社区基础,壮大基层社区力量,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要意义重大。由此对创新我市社区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建议:
加快社区居委会的改革,实现社区自治的“归位”。一是要改革社区现有的管理体制,使社区从控制向自治转变,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实现社区自治的归位。理顺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权责关系,社区协管事情按照“权随责走、有偿协管、费随事转”的原则进行。打破政府主导社区管理的行政运行体制,将社区工作人员从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与社区自治管理无关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积极为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减负,给予社区自主发展的空间。二是加快推广居委会成员“公推直选”,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自治意识。把居委会直选作为促进居民关心社区、融入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通过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中兼职成员的比例,发动更多居民、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
创新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建立权、责、利、职一致的管理服务制度。尽快健全、完善有关社区管理服务的规章制度,重新定位社区管理服务平台的职责与功能,明确政府、社区、居民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在广泛、认真调研基础上,打破旧有的体制障碍,建立一种“在结构上是扁平型的、在管理上是垂直型的、在功能上是服务型的、在效能上呈高效型的”政府对社区的管理体系。首先,建立社区多元治理机制。推进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支撑的整体框架,理顺和规范社区组织体系各类主体之间的关系;其次,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推进社区工作准入制,减轻社区居委会工作负担。培育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健全社区居民自治规章,推进社区自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第三,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评价机制。大力推广听证会、居民评议、社区QQ网络服务队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引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社区规划、管理和服务,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
创新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机制,实施社区服务岗位“雇员制”。当前社区居委会所担负的管理服务职能对社区工作者自身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拓宽选人视野,优化人员结构,尽快建设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为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建议打破地域、部门、身份限制,取消编内编外之别,逐步实施社区服务岗位“雇员制”。按所在岗位的工作要求竞争上岗,签订雇用合同,建立雇员选聘、管理制度,以岗定责、以岗定编、以岗定薪、以岗位实际要求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社区管理。加大财政投入,配足专职综治员队伍,加快建立各类社区平安建设志愿服务组织,提高群防群治水平。
激活社区内生力量,构建多元化主体合作格局。最大限度地调动多元主体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多方参与,共同管理。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升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实现从“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角色转变,共同建设社区的幸福港湾。一是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打造一支组织健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执行力强的基层党员队伍。动员党员带头参加社区服务,让党员在服务基层群众中体现先进性;二是发动社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有识之士、志愿者等参与社区管理服务,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形成共建共享幸福社区的生动局面;三是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社会组织进入社区,在提供社区服务、吸收就业、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融合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引导非正式组织参与社区建设。从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入手,带动社区居民,培育社区互助文化,营造社区共融环境,形成社区自助互助的良好氛围。
整合社区各种资源,推进社区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把社区内各种社会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广泛开展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根据社区不同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让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现代文明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打造社区居民节日文化活动品牌,积极开展传统节日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节庆活动,培育社区文化内涵,形成社区文化特色,从而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社区品位。
(作者系市委党校教授)
解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