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一言之重,侔于千金”
——中国古代征询民意的政治传统琐谈
周桂钿
//www.workercn.cn2016-09-26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古代传说,尧时曾经设立“进善之旌,非(诽)谤之木,敢谏之鼓”,舜时“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尚书·舜典》),这就是听取并采纳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意见。后来,喜欢仿古的王莽当了新朝皇帝以后,“令王路设进善之旌,非(诽)谤之木,敢谏之鼓。谏大夫四人常坐王路门受言事者”。

  从商朝开始,古代执政者都很重视民意的作用

  周公提出“敬德保民”的口号。尊重人民的意愿,就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然后根据这些意见来实施政治,尽可能实现群众的愿望。商朝就有召集群众议论大事的程序。如《尚书·盘庚上》载:“王命众悉至于庭。”讨论关于迁都的事,最后按民众讨论的意见定了新都。西周时代,在大事决定之前,要进行商量。一方面,国王与各大臣在朝廷上商议;另一方面,派小司寇到朝外向万民征询意见。国家大事有三件:一是国家危险的时候,即战盟问题。外国入侵,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或者要与别国结盟,这也与战争有关,都要与民众商议。二是国迁,即迁都。首都要迁移,也要与民众商量。三是立君,即确立新君。决定国君接班人,这也是与民众关系极大的事情。

  在西周时代,就有邵穆公提出:“人民心里想的意见说出来,按归纳形成的正确意见来实行统治,才能稳定社会,怎么可以堵塞言路呢?”(《国语·周语》)让群众说话,就不会垮台。“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对子产说:“毁乡校何如?”子产说:为什么呀?人们早晚到乡校休息的时候,议论实行的政策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实行;他们所讨厌的,我们就改掉。他们是我们的老师啊。为什么要毁他们呢?我听说真诚做好事才可以减少别人的怨恨,没听说用作威作福来防止怨恨。还不赶快停止?就像防止水灾那样,堤坝大决口,伤人必定很多,我们就救不过来。不如开个小决口引导水流出去。政治也是这样,不如我们听到意见,及时纠正。子产“不毁乡校”的消息传到孔子那里,孔子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保留乡校,就是为了倾听群众意见。直到清朝初年,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是议政的地方,也还是提倡倾听群众的意见。真心征求群众意见,表明执政者想要了解并代表人民群众的愿望。因此,儒家称子产为仁人、惠人。

  纳谏主要是起镜鉴的作用,也有集思广益的意义

  唐太宗时规定,宰相到皇宫汇报情况、讨论国事时,“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贞观政要·求谏》),起监督作用。贞观三年,李大亮为凉州都督,曾有使者到凉州,看见一只名鹰,就暗示李大亮把它献给皇帝。李大亮给唐太宗一份密表,揭露了这件事。唐太宗很高兴,说他“披露腹心,非常恳到”,“有臣若此,朕复何忧”,认为批评意见,“一言之重,侔于千金”(《贞观政要·纳谏》),给予厚赏,以资鼓励。群臣的谏主要是起镜子的作用,发现并认识错误,同时也有集思广益的意义。例如,岭南酋长冯盎与其他酋长互相攻击,各州都向朝廷奏说冯盎造反。当时唐太宗想发兵征讨。魏征说:岭南路途遥远、地势险恶,有瘴气瘟疫,不可以驻扎大部队,而且冯盎反叛的情状还没有形成,不宜兴师动众。唐太宗采纳这一建议,派使者去岭南见冯盎。冯盎果然不反,并遣送自己的儿子智载随使者来长安作人质。唐太宗说:“魏征一言,胜十万之师,不可不赏。”(《新唐书·冯盎传》)唐太宗时代,朝廷许多正确的决策都是大家敢于发言,共同讨论的结果。

  听谏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明辨是非,不论亲疏恩怨

  对于听谏的重要性以及不能听谏的危害性,《韩诗外传》卷六第十一章有很精彩的论述,它认为有先生、后生、不生三类国君,先生就是觉悟得早,没有出乱之前,就有忧患意识,积极听谏,避免危亡;后生就是觉悟得晚,遭难以后才知道应该听谏;不生就是至死不悟,终于灭亡。听不听谏,主动听谏还是被动听谏,其结果是如此不同。可见,听谏是非常必要的。

  听谏不论亲疏恩怨,只要明辨是非。晋献公派勃鞮去杀重耳,重耳爬墙逃走,勃鞮追出去,刀斩重耳衣袂。重耳在外流浪几年后,回国执政,是为晋文公,也是春秋时代一位霸主。晋怀公的党徒要谋杀晋文公,勃鞮知道后,想向晋文公报告,要求接见。晋文公派人批评他,勃鞮说:我事君不敢有二心,所以过去得罪过你。你现在回国了,难道就没有蒲、狄这两个国家了?意思是说还有敌人存在,还需要人才。晋文公于是接见他,戳穿了暗杀的阴谋。以后历朝都有类似的情况,例如刘邦手下的名将、谋士很多是从项羽那里投奔过来的,唐太宗时的名相魏征,原是建成的羽翼,与管仲的情况相似,都是所谓的“背主事仇”。宋代一些理学家脱离历史实际,对管仲、魏征妄加指责,显然不妥。(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采风:古代最初的民意调查

  采风是指到乡村城镇搜集包括民间叙事、民歌、谣谚、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民间习俗等一切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活动,在民间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工作的田野作业也称为采风。西周采风和调查由政府出面组织,并由太师史官、行人等专门的秘书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已不单是为了将民间的诗歌、风俗采集起来以供欣赏,其目的还是要从采诗中了解四方诸侯及广大领土上的民情风俗,从具体的歌谣中反映各地政治的善恶,人心的向背,百姓的好恶,以及各级官员吏治的清浊,政绩的优劣。西周采风制度可以说是最初的民意调查,影响深远,采风之制不仅为东周所承,形成“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的盛况,而且对两汉时期也颇有影响。(古然)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