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工运理论动态-正文
重视管理创新驱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赵曙明//www.workercn.cn2014-01-14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步入21世纪以来,第三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组织日益复杂化、全球经济愈来愈一体化……时代变迁,林林总总,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在不断将企业推向前进。

  一、创新是企业家和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就已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的职能,并认为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家,并不是因为其拥有资本,而是因为他拥有创新精神并实际地组织了创新。

  然而,社会各界乃至企业本身,对于企业层面创新的理解,往往还偏重于能够直接带来显著竞争优势的科学技术创新上。以管理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向管理创新要效益的理念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执行。

  事实上,管理创新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说,管理的各项职能要素如计划、组织、人事、协调、控制等等,均存在创新的空间。管理创新是核心竞争力体系中的一种能力,体现了企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和长期不断获利的能力。甚至可以将管理的创新理解为对资源的重组,从而获得创新效益,形成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二、创新驱动要重视管理创新。企业家往往突破经济循环惯性轨道,破坏旧的生产方式,创造新的生产方式。企业家的创新,最重要的是管理创新。创新既然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不仅指科技,也指管理、营销等。人们关注美国“新经济”,而“新经济”本质上是创新型经济。这种创新型经济既包含技术创新,也包含观念创新,还包含制度、行为、组织等运行模式的创新。人们已经熟悉的“游戏”规则不断被打破而代之新的规则,这才是“新经济”的真正“引擎”。诺基亚曾拥有世界上最早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却在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卖身”微软。我们不难看出,公司出现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

  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持久动力,也是指引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八大会议明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习近平同志再次指出,“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是将更多机会留给勇于创新的人”,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创新型国家的实现主体是企业,企业的创新驱动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重视管理创新。

  三、创新驱动要重视人才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无论是创新投入,还是创新项目,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人上。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仿造”再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新目标。而企业作为创新经济的根本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知识创造、转化、整合、资本的形成与价值实现的关键在于人才和对人才的管理。强调自主创新,企业就必须要建构有效的组织模式,优化组织的人才结构,以更好地促进组织学习和发展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型经济,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拥有知识的人才将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与成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在全球性、动态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及技术日新月异的经营环境中,寻找和留住人才成为竞争的所在,如何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与开发,将成为摆在企业家与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就政府而言,则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创新环境。积极制定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必要时给企业提供创新资金,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企业,以创新导向政策体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当下,我们的企业主要面临着六大挑战,即:全球化的挑战、持续竞争力的挑战、增长的挑战、变革的挑战、技术的挑战、人才的挑战。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应该看清形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自觉投入到自主创新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企业创新驱动的落脚点不仅仅是在科技进步,技术革新上,更要看到管理创新的巨大能量,重视人才,发展软实力,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创新来驱动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南京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