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3年,江苏省海门市总工会抢抓机遇,大胆实践,创新完善镇级工会组织体制,实现了镇镇建立总工会,推行镇级工会干部配备“1+2+N”的新模式(1是指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主席,2是指同时配备1名专职工会副主席和1名专职工会干事,N是指配备2~3名兼职副主席)。有效解决了镇级(街道)工会事多人少、工作推进不力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了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
一、因势而为,积极争取,源头优化镇级工会工作新环境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海门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乡镇行政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区域内非公企业和职工队伍急剧增加,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工会维权任务日益繁重,服务职工群众范围更广。现有的镇级工会组织体制和工会干部配备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为此,海门市总工会党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大胆创新镇级工会组织体制,提出了“镇镇建立总工会,选优配强专职工会干部”的设想,并向市委主要领导做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市委高度重视。经市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市委组织部和市总工会于2013年1月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乡镇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基层工会超过200家,职工人数超过1万人的乡镇(街道)应建立总工会”,“建立总工会的乡镇(街道)应至少配备1名专职工会干部和1名专职工会干事,同时配备数量适当的兼职工会干部”。这些都为创新镇级工会组织体制,实现镇镇建立总工会,推行镇级工会干部配备“1+2+N”模式奠定了组织基础,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二、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镇级工会运行新机制
营造组建氛围,规范组建程序。自今年年初起,市总工会党组与各镇(街道)党(工)委逐个进行协商沟通,并利用《海门工人》专刊、海门工会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组建镇级总工会的现实意义、工作要求,在全市营造了组建的浓厚氛围。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以点带面,率先在常乐镇进行镇级总工会组建试点并召开全市乡镇(街道)分管工会工作的领导和工会专(兼)职主席、副主席参加的现场观摩推进会。在组建程序上,市总工会严格把好会员代表、委员会委员侯选人推荐关,并对会议材料进行预审把关,既保证会议质量,又确保将职工和党政都信得过的人选选拔到工会工作岗位上来。截至6月底,全面完成了全市镇级总工会的组建工作。
严格选人用人,实行动态管理。在推荐乡镇工会专职干部时,市总工会坚持唯才原则,突破身份、年龄等限制,提前介入,主动与镇(街道)党(工)委共同研究确定推荐人选,共同进行考察,报市委组织部同意后,提交镇工代会民主选举。此举最大限度地将热爱工会工作,有能力、善沟通;有激情、善协调;有爱心、善服务的机关干部选配到工会专职副主席岗位上。同时,市总工会通过公开招考,为每个镇(街道)总工会公开招聘了1-2名职业化工会干事。目前,全市共有14名职业化工会干事分配到11个镇(街道)总工会工作。为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不断集聚镇级工会工作合力,各镇(街道)总工会领导班子中还吸收了2~3名安监、劳动、司法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作为兼职副主席。对镇级总工会专(兼)职工会干部队伍的管理,市总工会制订实施了多种考核管理制度。一是“四方”评议制度。镇(街道)工会工作和工会专(兼)职干部履职情况由上级工会、同级党政、会员代表以及相关部门“四方”各有侧重地进行民主评议,并依据评议结果进行处理。二是情况通报制度。市总将各镇(街道)工会工作考核结果向地方党委以及市委组织部门进行通报,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三是工会专职干事管理制度。对市总工会聘用的专职工会干事,实行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凡在民主评议或年终考核中不合格的,依法予以辞退。
三、加强指导,通力协作,确保镇级工会工作取得新成效
镇级工会组织体制实现全面创新后,基层活力得到全面激发。镇级总工会的建立,使镇级工会组织更健全、机构更完整、队伍更协调、作用发挥更明显。近一年来,全市11个镇(街道)总工会在党委重视支持和市总工会的积极指导下取得了明显成效。党政支持力度空前增强,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重点工作有效推进,工会作用发挥日益显现,职工信赖程度逐步提升,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市总工会坚持全程参与镇(街道)总工会专职干部选任、考察、协管,同时确保享受乡镇中层正职干部待遇,有效地避免了镇级工会专职干部调整过快、专职不专、在位不在岗、工作创新不力等问题,专职工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工作责任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职业化工会干事待遇落实,思想稳定,工作积极,作用发挥明显,较好地弥补了镇级工会编制缺、人员少的难题。工会兼职干部队伍的配备确保了镇级工会社会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合力推进工会工作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作者系江苏省海门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