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谦逊 志在蓝天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空间电子技术专家张履谦
张履谦院士。 经济日报记者 常 理摄
张履谦(右一)在研制单位观察设备。 (资料照片)
1926年3月1日,在湖南长沙县黄花镇蛇山嘴村,一名男孩呱呱落地。父亲张子尧是当地有名的中医,读过书,有文化。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张子尧在起名上颇费心思,他借用《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进履”的典故,给孩子取名“履谦”,亦要求他“履行谦逊”,谦虚向人求取教益。
在此后漫漫人生中,恰恰是这种谦逊的心态,伴随张履谦一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不断为我国的雷达、电子对抗、空间测控、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采访中,记者见到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技工作者,感受到的是一位和蔼可亲、谦逊近人的长者,张履谦说:“人生是短暂的,事业是无限的,我个人的工作很渺小,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土办法”解决大问题
1951年,张履谦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带着几分学生的稚气与闯劲,来到中央军委通信部工作,进入部队这个“大熔炉”。报到第一天,总政治部肖华副主任派人把张履谦等几个青年学生接来,宣布他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一年,是张履谦开启新征程的一年。他第一次进入工作岗位,第一次穿上军装,第一次接触雷达,第一次奔赴前线……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正处在激烈的相持阶段。当时,我国刚刚组建空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技术水平都与美国存在很大差距。为切断我志愿军后方补给线,美国B-29轰炸机对鸭绿江两岸进行狂轰滥炸,并施放电磁波干扰,使我军雷达不能发现目标,无法引导空军发动反击。
作为中央军委通信部雷达处技术员的张履谦临危受命,迅速赶往前线,寻求应敌策略。在简易的雷达站里,张履谦一待就是十几天,和雷达技师一道,观察分析电磁波干扰现象,研究出几种抗干扰措施:快速改变频率,使用扩展频段,加装瞬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多站联合定位干扰源。
虽然条件落后,设备简陋,但是张履谦懂得活学活用:他将几个空罐头盒剪成半圆形做成“电容器”,用麻绳和拉杆把这些“电容器”连接起来同步转动,作战时通过改变它们的相对位置,达到快速变频的目的。
在随后的战斗中,就是通过这个“土办法”,使得我军防空雷达抗干扰能力取得突破。雷达技师们无不佩服张履谦:“小罐头盒解决了大问题!”
1962年,美国为了解我国尖端武器发展状况,指使台湾“第35气象侦查中队”驾驶当时最先进的U-2高空间谍侦查飞机,进入大陆窜扰侦查,刺探我军事部署和尖端武器实验情报,短短几年间,U-2的航迹几乎遍及中国大陆。
敌方如此肆无忌惮地进入中国领空,就是因为我国没有完备的地空导弹防御系统。张履谦得知后寝食难安,他带领团队加紧仿制“543”制导雷达的工作。与此同时,他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向上级提出“近打、快打”的战术,即敌机靠近后突然开启雷达锁定方位迅速打击,此方法在1963年11月成功击落了一架U-2侦查飞机。
但是狡猾的敌人怎会轻易放弃,每次失败后他们都将干扰设备进行改造升级,继续犯我领空。张履谦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不断搜寻“猎物”的踪迹。“敌人能更新装备,我们就要用更高超的技艺去攻破他们。”他带领团队不断改良我军制导雷达,并先后击落了5架U-2侦查飞机。其中,最后一次是在1967年9月,我军首次使用国产地空导弹——红旗二号,并配合我国自行研制的照射体制地空制导雷达,精准打击了敌机,挫败了敌人的士气。从此,敌U-2侦查飞机再也不敢来侵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