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航天事业
1970年,是中国所有航天人为之振奋的一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人终于在太空中有了一席之地。
随后,根据国家需要,有关部门开始进行通信卫星的科研工作。1975年,我国试验卫星通信工程“331”工程正式列入国家计划。此项通信卫星工程和潜水艇水下发射导弹、发射洲际导弹,在当时被称为“三抓”任务。
试验通信卫星工程主要包括通信卫星、测控、运载火箭、发射场和地面应用5大系统。测控系统主要包括一部微波统一测控(雷达)系统(450-1)和一部超远程卫星跟踪引导雷达(450-2)。1979年,张履谦被任命担任总设计师负责这两部雷达的研制工作。
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的天线伺服系统重达70吨,当时电子线路只能采用分立元器件组成,共有10多万个,64个机柜分别安装在15个机房,连线达20多公里。工程研制厂(所)以上单位达15家,规模宏大、技术复杂,是一个巨型电子系统工程。在研制过程中,张履谦坚持“实验室原理过关,初样校飞指标合格,正样成功集成”的步骤,遵循科学规律,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不带问题出厂,保证了一次研制成功。
1984年,超远程跟踪引导雷达在地平线处捕获了卫星目标,引导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成功对卫星进行测轨和姿态调整,控制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点火,精确控制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定点在东经125度赤道36000公里上空,使我国在地球赤道轨道拥有位置资源。微波统一测控(雷达)系统的研制成功,为建立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的空间测控网和月球、太阳系行星探测的深空测控网研制,打下了坚实技术基础。
2010年,已经84岁高龄的张履谦仍然奋战在我国航天事业的一线,他被聘为“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测量与控制专题组首席专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会同其他专家,提交了一份长达10万字的专项独立评估报告。
“天上的稳定性需要在地面下功夫,要求科研人员反复做实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覆盖性。这是一项艰苦、细致而又反复的工作,科研人员要有耐心。”张履谦说。
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胜利完成交会对接。两个飞行器以20多倍音速在太空中飞行,从100多公里以外开始自主控制,在最终交会对接时的位移偏差仅为0.05m。张履谦和我国广大航天工作者的努力,让我国空间技术再次进入世界前列。
勤奋刻苦学习终生
张履谦少年时期的生活清贫艰苦,但对他来说这仅仅是一种磨砺。他至今清晰地记得父亲教给他的一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他看来,这也正是父亲身上优秀品质的写照。张履谦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幻化成自己成长的动力和源泉。他说:“勤奋努力,给予了我孜孜以求的意志,锻炼了我的体魄,让我有愉快豁达的心情,更重要的是给予了我为国效力、奉献自我的无穷智慧和精神力量。”
在开展电子对抗工作初期,张履谦意识到,要搞好雷达干扰与抗干扰,必须精通雷达的各种原理和用法,然而那时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正在这时,他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套刚刚出版的外文版《雷达丛书》,这套丛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的总结性文献,共28卷。张履谦如获至宝,暗下决心,立志用10年时间,把这套丛书全部读完。从此,他常常早上拿着两个馒头,夹点咸菜,跑到附近的树林里读书,一读就是一整天,夜里困了用冷水浇头提神后继续研读。
凭着这铁一般的毅力,张履谦结合业务工作,反复实践,历经12年苦读,终于掌握了牢固而丰富的雷达知识,为此后应用雷达技术、搞好电子对抗、发展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0年元旦,84岁的张履谦写下“大江东去奔腾急,黄昏日照争朝夕”的书法作品。他解释说,时光像长江、黄河一样急速奔腾,自己到了黄昏之年,要争取时间,积极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做些工作。
“学而思,思而行,行必果”,这是张履谦写的另一幅书法作品。他说,一个人不但要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后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成熟了,就要付诸行动,不能纸上谈兵;有了行动和实践,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一定要坚持到底,绝不能半途而废,亦“行必果”。
如今,已93岁高龄的张履谦院士仍闲不下来:他关注国际学术动态,及时与同行分享交流;他关心国内外大事,每天要浏览各种新闻APP;他微信玩得很熟练,不仅会发朋友圈还会和朋友互动……
张履谦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起一个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的榜样。“我一辈子都在跟蓝天打交道,一生只做了两件事——学习和实践,学习后实践,实践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