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意识形态”是当今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热门话题,但人们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为学习领会好讲话精神,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辨析,更好地做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两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
意识形态问题是欧洲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产物。自产生以来,其权威性和真实性一直备受质疑。核心的问题:一是依据问题。意识形态有没有事实依据?它是对理性规律的研究成果还是为利益辩护的虚构说辞?二是真理性问题。意识形态对世界的解释是科学的吗?有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三是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国家是怎样介入意识形态的?国家应该介入意识形态吗?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西方学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观。
一种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是有事实依据的,它的依据就是人类的理性;对理性的研究是一门自然科学,所以符合理性的意识形态就是对世界普遍适用的唯一正解。“意识形态”一词的创造者、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哲学家特拉西就持这种观点。这种带有“普适”倾向的意识形态观不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从西方宣传的所谓“普世价值论”就能看到这种流弊。所谓“普世价值论”认为,人的价值观念是根据人性推导出来的,全世界的人都有同样的人性,所以就应该有同样的价值观念;那些符合“普遍人性”的价值观念就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社会的唯一正确的“普世价值”;所有的国家都应该遵循、推广这些“普世价值”。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它把所谓的“人性”绝对化了。人的本质表现在其社会属性,而人们因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地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属性,价值观也不必然完全相同。西方宣扬的所谓“普世价值”根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共同价值,而是专指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不能把它看得太简单。
另一种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是特定人群为自身利益辩护虚构出来的;意识形态对世界的解释没法检验,所以不具备真理性;国家不应该推行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而应让人们自由思想。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他公开指责“意识形态”是所谓“意识形态家们”的凭空想象,是“虚假的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以后,西方国家污蔑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思想,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宣传思想工作说成是“意识形态控制”“洗脑”;同时吹嘘资本主义国家不推行任何意识形态,容许人们自由讨论、自主选择自己的价值观,是没有意识形态控制的“自由世界”。而事实上,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的,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那种把别国的意识形态工作说成是“洗脑”而把本国的意识形态工作说成是“自由”的做法,不过是自欺欺人。
上述两种意识形态观也有共同点,就是都把意识形态当成一种纯粹的理念看待,它们割断了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客观联系,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不可能揭示意识形态问题的真相。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并超越了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它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分析工具,从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中寻找意识形态问题的答案,形成了科学的意识形态观。
关于意识形态的依据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的确有符合理性和为利益辩护的一面,但这不是它的本质依据,意识形态的本质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观念反映。意识形态由社会存在决定,反映社会存在,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更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简单的照镜子式的反映,而是采取相对独立的、间接的、能动的方式:它有独特的符号形式、遵循独特的精神生产规律;它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有时候会超前或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革;它能在某种限度内改变经济基础,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
关于意识形态的真理性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能够对世界做出科学的解释,但意识形态又不是自然科学,而是带有鲜明阶级性的社会科学。判断一种意识形态是不是真理,必须在具体历史实践中进行阶级性、社会进步性的综合分析。在私有制社会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现存阶级关系和国家政权的合法性进行辩护,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则为否定现存阶级关系提供理论武器,二者常相对立。统治阶级所推崇的绝对价值,往往正是被统治阶级要反对的观念藩篱,意识形态领域没有超阶级的“普世价值”。不同阶级意识形态之间相比较,那些代表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的意识形态更具真理性。
关于意识形态与国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与意识形态本质上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用来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国家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制度化和实体化,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又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才能维持其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秩序实质上就是以法治形式体现的资产阶级剥削的秩序,资产阶级的国家意识形态不是什么全体国民共同的意识形态,而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同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所维护的公共秩序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秩序,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所以,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其实质不是什么文明的冲突,也不是什么西方自由传统与东方专制传统之争,而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意识形态之争。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是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更加清醒地分析和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政策。
一是准确把握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到,在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二者之间,经济基础始终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无论多大,也不能创造社会存在中没有根基、没有可能性的东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另一方面也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上层建筑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思想基础。意识形态的变化往往是政权性质变化的先导。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一旦这个思想基础动摇甚至丧失了,国家会重新陷入动荡,民族会再次四分五裂,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
二是充分认清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真面目。资产阶级极力鼓吹抽象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口号,表面看似光鲜亮丽,其实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从理论上看,“自由、平等、民主、人权”从来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同样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一些西方国家总是把自己的理解说成“普世价值”,实质上只是要推行资本主义式的甚至是某国式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从实践上看,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一个阶级凭借资产所有权可以占有其他阶级的劳动,人们事实上并不可能享有资产阶级所吹嘘的“平等的自由和权利”;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从政治经济利益需要出发,有选择地对他国推行所谓的“普世价值”,实质上只是国家利益驱使。我们要充分认清资产阶级所谓“普世价值”的本质,不受其迷惑和影响。
三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纵观人类文明史,任何统治阶级对社会的有效统治都与其意识形态掌控能力直接相关。这是因为,统治阶级只有使自己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才能从思想上获得统治合法性。现代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巩固其统治,尤为重视对意识形态的掌控,它们利用庞大舆论机器,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包装成社会科学、公民道德、新闻舆论、文化娱乐等精致化、大众化的形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无孔不入,使民众受其支配控制而不觉察。相比之下,我们对意识形态的掌控能力还相对薄弱。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但是,不会因为它是真理就自动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确保马克思主义始终牢牢占领宣传思想阵地、始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