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书之命运与军队兴衰
张西成//www.workercn.cn2013-11-05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一本闪烁着新思想火花的军事书籍敏感不敏感、重视不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影响着一场军事变革的结局甚至是一支军队的兴衰。

  1782年出生在英格兰的约翰·克拉克,苦心钻研了17至18世纪的全部重大海战战例,撰写了《论海军战术》一书,对当时英国海军《持久战斗条令》的单纵队战术进行抨击,首次提出“海上机动”的全新理论。可是,这一创新性理论在英国海军非但没有引起重视,反而遭到讥讽。一位海军将领公开说:“当我想到这位作者只不过是一名理论上的海军时,我感到十分遗憾。”但后来发生的多次海战,证明了海上机动理论的先进,《论海军战术》一举成为多国海军舰队机动作战的奠基之作。始终抱着呆板的战术不放,反而成为英国失去海上霸主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独有偶。在法国军事学院学习的戴高乐上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敏感地预测到“下一次战争将是坦克战”。于是他在1934年出版的《职业军队》和《未来的陆军》两本书里,明确提出精良的装甲部队将是未来战场上决定胜负的主要力量。可是,法国统帅部对这一年轻人的创见不屑一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陆军参谋长古德里安根据《职业军队》中提出的见解,创建了三个坦克师。在1940年5月,德国运用集群坦克闪击法国,战果明显。为此,法国人痛心地说:“德国赢得了胜利,只花了15法郎”(注:《职业军队》当时定价15法郎)。

  中国在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变革中曾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在热兵器时代和机械化军事变革中被西方国家远远地甩在后面,最终沦落为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其中除了制度等原因外,封建王朝和当时国人对新思想、新理论缺乏应有的敏感,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1843年,《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试图通过该书向清政府和民众传递域外信息,以适应当时的挑战,结果是魏源的雄心壮志变成了无人欣赏的奇谈怪论。1848年,徐继畲写的《瀛环志略》出版,它的学术价值和思想内容比《海国图志》更进了一步,但它刺激了一些高官达人的虚弱神经,反而被定为“罪案”,晚清的中国已经容不下一本书了。《海国图志》在中国无人问津,在日本却广为流传,成为促进明治维新的启蒙书。于是,便出现了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蒙受失败耻辱的一幕。

  真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自家人发明的学术理论,却成了为他人作嫁衣,反过来又让自己吃尽了苦头,上述事例着实让人痛惜,但细思也决非偶然。历史地看,饱含着新思想、新观点、新学说的一本新书,本身就是一份丰厚的战略资源,就是一种促使战力增值的战略信息。新学说的本能是刺激变革,却不能保证一定引发变革。对于锐意创新者而言,它是进军的号角;对于思想僵化的人,则是不屑一顾的烟云。新学说的时效性和共享性特征,决定其不同于发掘的古物,谁发现的便属于谁,珍藏得越久便越有价值;你迟疑优柔,别人就捷足先登。

  着眼战争发展趋势,创造出新的学术理论,固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军事改革中推广新的学术理论则更加不易。这是因为,前者只需少数开拓者为之奋斗,后者则要求培养整个一代军人特别是决策者的理论嗅觉和思维能力;不仅要活跃军事学术思想,更重要的是按照新的学术理论进行不间断改革。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