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光明日报:以唯物史观打牢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www.workercn.cn2014-01-20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了13亿中国人民未来奋斗的目标,受到海内外关注。但从一般的思维科学层面而言,梦想是理想而不是存在,是应然而不是实然,在彼岸而不在此岸,梦想往往让人产生虚幻和缥缈的感觉。因此,一些人对“中国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产生了质疑。本文认为,唯物史观是解读“中国梦”、认知“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有利于拨开思想迷雾,走出观念误区,不断打牢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生产力的论断,为实现“中国梦”夯实了物质基础。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最革命、最活跃并具有最终决定意义的因素。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变更,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产、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因此,生产力标准,是衡量一个政党全部实践活动的标尺,是检验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标准。

  从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生产力的深刻论述来分析,中国梦既是一个“强国梦”,也是一个“发展梦”。实现“中国梦”,首先就是要实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不断做大经济的“总盘子”,提高人民的“幸福度”。通过不断发展、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最大限度地让人民共享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和发展好处。这样,对于“中国梦”来说,梦想就不仅仅是一种应然理想,而是一种要推进和发展生产力的实然存在,这既是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性使命,也是我们国家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贡献。因此,树立、坚持、贯彻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生产力的观点,有利于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为实现“中国梦”找到了力量主体。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并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因此,实现发展的目标,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应对发展中的新问题,需要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化解发展中的矛盾,需要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离开人民群众,必将一事无成,再好的梦想,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真实代表,历来主张依靠人民群众来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中国梦”同样如此。“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常说,积少才能成多,聚小方能成大。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一个个“个人梦”的实现,汇聚成一个整体的“中国梦”。因此,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人、每个主体踏踏实实地去努力、去奋斗,只有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群众这一力量主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尽情发挥,才能使“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具化为实践的进程,最终梦想成真。

  唯物史观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最高目标,为实现“中国梦”明确了价值取向。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发展生产力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唯物史观在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最高追求和终极目标,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髓,为“中国梦”作了价值观的准确定位。实现“中国梦”不仅要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更要让人民幸福,让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偏离了这一方向,“中国梦”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中国梦”既要靠人民去实现,更要为人民所享有。实现“中国梦”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要在发展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获得更多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真正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实现“中国梦”增强了自觉自信。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与规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当然,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如同列宁所言,并不像涅瓦大街那样平坦和笔直。相反,总会遇到一些阻力、曲折甚至反复,这都是规律性的反映。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一种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但是,无论经历多少挫折,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总趋势不会改变。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分析与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布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让资产阶级发抖的铿锵之声,却极大地提振了实现“中国梦”的自觉自信。

  实现“中国梦”是前无古人的宏伟大业,必将遇到不可预期的种种艰难险阻,既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豪迈气概,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精神,更要有源自科学理性、客观现实基础之上的自觉自信。可喜的是,我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成功地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不断地增强了实现“中国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只要我们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变调、不折腾、不反复,思想同心、目标同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一定会不断向前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周小毛、黄海)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