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本报记者 董碧娟
李东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人生到世界上来应该有所作为,不能终日无所用心,这是我的人生观。”6月4日,94岁高龄的李东英院士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向记者娓娓道来。
这位“用心”人,系统开发了我国稀有金属的技术路线,组织攻克了我国当时尚属空白的30多种稀有金属的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出用于“两弹一星”等国防建设和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提出攀枝花钛资源开发和应用推广的技术方案与技术政策……
潜心求新60载,时光荏苒间,李东英院士由风华正茂变成银发满头。
作为之心 填补空白
有所作为的人生观,让李东英总是将目光瞄准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难题。
1949年,东北各有色金属选矿厂在恢复生产过程中急需选矿捕收剂——黄药。在东北解放初期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李东英带领工人夜以继日开展攻关,仅用短短两周,就试制和生产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液体黄药,满足了当时的急需。紧接着,又研制成功并生产出便于运输和储存的固体黄药的工艺和设备,其基本生产工艺一直沿用至今。
1957年,我国有40多种稀有金属不能生产,这些空白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国人有能力、有信心,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带着这份雄心,李东英迎难而上。
十分注重方法的他,提出了以研究稀有金属主流程为主,从工艺技术、专用设备、分析检验、控制技术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开发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技术路线。并针对当时国防军工急需锂、铍、锆、铪、钛、钒、钽、铌及其合金等,制定了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科研发展规划。
方向定好后,李东英快马加鞭,组建稀土、半导体材料、稀有金属加工和真空冶金、高纯元素分析等研究领域和相应的研究课题组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专用设备设计、制造等研究室。他带领科研人员,相继研制出真空热还原炉、真空电弧炉、电子轰击炉、区域精制炉、单晶硅炉等一批国内首创的真空冶金设备。到1962年底,全部解决了过去不能生产的几十种稀有金属的工业生产方法,并开始在内地筹建稀有金属冶炼厂、稀有金属合金加工厂和半导体等新材料生产基地,为国防建设和尖端技术发展做出开创性贡献。
“人应当满足喜欢你的人对你的期望,这是人生应当做的事,也是我经常考虑的问题。”
务实之心 拓宽应用
“谁应用稀土谁占便宜,而不是卖稀土的占便宜。稀土有优良的性能,能带来很高的效益。”这种物尽其用的务实思维,让李东英大胆突破了当时稀土元素仅被用于钢铁、石油化工和玻璃陶瓷等领域的局限,主张我国稀土资源的大量开发,必须立足于开拓量大面广的应用领域。
“量最大的是什么,是粮食。所以,我们有目的地探索如何让稀土在粮食方面发挥作用。”1972年,他首先倡导开展稀土农用的科学研究,通过施用和不施用微量稀土元素的对比试验发现,施用微量稀土元素的作物获得了显著增产,并取得了优质和抗逆的效果。经过对作物果实的高纯分析,证明稀土元素没有进入其果实,取得配套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把稀土用在农业上是我国的首创。”李东英说。
由于稀土农用涉及学科领域的多样性和艰巨性,亟需有全国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谋划,全国稀土应用推广领导小组在1975年应运而生,紧接着又成立了稀土农用中心、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李东英对稀土农用的倡导,直接推动了我国稀土应用真正走上国家战略道路。
稀土农用的务实思维,使得上世纪90年代初稀土在种植业上的应用遍及30个省区市,平均年推广面积约5000万亩,年增加经济效益6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李东英非常重视钛的应用推广。在他的建议下,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组建,大力促进钛在化工、轻工、电力、制药、纺织、冶金等领域的应用,使钛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93年钛材产量比上世纪80年代初翻了五番,年增效益亿元以上。
前瞻之心 勇做智囊
“事情要办好,必须要找到能办好的规律。适应规律必须贯彻相应的政策。所以,我在工作上首先要促进大家关注政策上的事。只有政策符合规律,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对于政策和规律的重视,体现了李东英的前瞻之智和智囊之才。
李东英积极倡导材料研究一定要走在军工需要前面,主动提前进行研究开发。在他的主持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开发出半导体纯的多晶硅、锗、砷、镓,以及半导体材料单晶硅、锗和砷化镓等新材料,为“两弹一星”、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技术政策材料工业部分的制定,是一项颇具难度的集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在李东英组织领导和参与下,材料工业11个方面50条技术政策,有色金属工业10个方面50条技术政策被提出。中国技术政策(材料工业)由国务院以文件下发执行,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还组织和参与了全国科技长远规划有色金属部分的前期研究工作,成果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制定政策时,李东英总是提出纲要和总体构思,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在初稿出来后再一字一句审阅修改。
信息新、思维新、设备新、项目新、人才新。如今,李东英总是用这“五新”指导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后辈。“我觉得工作从来没有停过,但我不觉得累。”李东英院士笑着说。在创新路上潜心耕耘了60载的他,依然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