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历史不能吃,不能穿,却是社会大众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
■历史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
■倘若我们对历史欠缺必要的了解和理解,谈国学、谈传承,都可能沦为一种口号
解放周末:《细讲历史》丛书的受欢迎,说明大众对了解本国历史是有很大需求的。
李学勤:近些年我在不同场合屡次说过,历史虽不能吃,也不能穿,似乎与国计民生渺不相关,实际却是社会大众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
每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是什么身份,都会自然而然地对历史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或许可说是人的天性。人活在世界上,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是每个人都会意识到的问题,这就离不开历史了。而且,人们不只想到自己,还会考虑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这就更离不开历史了。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学前辈钱穆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国史大纲》,所撰讲义开头便道:“当相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解放周末:正是社会大众对了解历史有需求,使得历史著作有了大众化、通俗化的必要,使得历史学者有了面向大众的责任。
李学勤:确实如此。历史学者的任务,不应只限于自身观察历史、探索历史,更要把所认识、所了解的历史,原原本本地告诉社会大众,使大家对历史有必要的了解和应有的认识。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原理:任何一门学问,最后总要回归社会。如果不能回归社会,它就起不了效用。以前的很多大学问家都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不少大家都写过面向大众的“小书”。我常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古人类研究所举例,创始人裴文中先生和杨钟健先生,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古人类学家,他们都写过小册子。古脊椎古人类学是一门非常窄、非常深的学问,但裴先生和杨先生也在尽力将它推广到社会上。
解放周末:有一种观点与您的主张相左,即认为研究学问是学者的事,百姓吃饭穿衣,不需要知道这些。
李学勤:不是这样的。特别是历史学,它本来就和每个人都有关,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上的一个链环。历史和我们人类,和我们的民族、国家,都是不可分割的。
解放周末: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一股“历史无用论”思潮曾很汹涌。
李学勤: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说法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次我去南开大学讲课,经过学校主楼时,我看见布告栏里贴了一些壁报,上面在讨论历史有什么用。我搞了几十年历史研究,直到那天我才知道,原来还有人是认为历史没用的。
讨论有用、没用,先得搞清楚什么是“用”。如果流水线上生产产品才叫“用”,那历史就没有这种意义上的“用”。但历史是国家、民族存在所必需的组成部分,没有历史,国家、民族都不存在了,你能说历史没用吗?
历史不是你想甩就能甩掉的。比如外国人只要听我们说几句话,就会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他怎么会知道的呢?你问他,他也说不出道理来。反过来,我们遇见一个美国人,和他说上几句话,就知道他是美国人,而不是别国人。这就是文化的积累和遗传,是改也改不了的。
不仅如此,历史还是我们了解自身、了解今天的最好方式。我们从历史上去找根源,明白我们的优点和缺点是怎么来的、怎么形成的,才能从根子上去继承、去改正,去理解我们的今天。
以史为鉴,历史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
解放周末:所以,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您也曾说过,对文化的传承,首先就是对历史的传承。
李学勤:“传承”这个词本身就属于历史的范畴,一般的理解就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中国有5000多年文明史,这5000多年文明史本身就是一个传承的过程。如果这段历史没有被传承,那我们的文化怎么可能被保存下来?文化的传承和复兴,更多依赖于对历史的认知。倘若我们对历史欠缺必要的了解和理解,谈国学、谈传承,都可能沦为一种口号。
今天,我们不仅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精神和经验;对当代发生的很多事件,我们也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根据和力量。
看《芈月传》里战国的婚姻制度 | 2015-12-08 |
“华流”出海启示文艺创新 | 2015-12-08 |
网是机遇,剧是根本 | 2015-12-08 |
电视剧中的芈月与历史上的秦宣太后 | 2015-12-08 |
2016文化热点看什么 | 2015-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