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访谈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

户华为
2019-06-17 08:17:08  来源:光明日报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

  2019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在京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和历史科学,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为当代中国历史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历史学发展状况如何?新时代中国历史学应该怎样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新成立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将采取哪些重要举措,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

  在同历史的对话中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记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历史和历史研究置于事关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请您谈谈,今天,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历史与历史学?如何理解“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高翔:“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到多远的未来。”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文明的国度,我们素有尊史、学史和治史、用史的优良传统。梁启超说:“我国二千年来史学,视他国为独昌”;“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作为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民族精神传承的基本载体、治国安邦的经验宝库、启迪人生的智慧向导,历史是不容忽视和遗忘的,因此刘知几宣称其“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我们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忠实继承者、捍卫者和发展者,有学习、研究历史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和历史科学,多次就相关问题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的有关历史和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历史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伟大的时代,必然高度重视历史的总结和传承。今天的中国既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又承载着开辟未来,实现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审时度势,鉴往知来。中国历史蕴含着许多大智慧,也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性因素,如民本思想、民主观、公平正义观,边疆经营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等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也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支撑。文化自信要从深刻洞察过去、科学认识历史开始,从历史自觉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同“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一样,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学重要性的高度概括。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很重视历史学,留下一句名言:“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对于任何一门学科,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来说,如果研究者对其学科发展历史、渊源流变,特别是基本传统和学术理路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么谈论学科发展、规划学术未来就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从某种程度说,所有学科都必须从历史研究开始,只有明其渊源,知其得失,晓其分野,方能对学科发展方向做出准确判断,进而推动学术的进步。

  记者: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将“历史思维”列为领导干部需要提高的六种思维能力之一。怎样理解历史思维,如何用历史思维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高翔:“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人们研究历史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留恋往昔,“发思古之幽情”,也不单纯是为了弄清“历史的真相”,满足自己对过去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认识历史,更加清醒地观察当下,赢得未来,以史经世。

  当今世界,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世界,也是变化最快的世界。面对波涛汹涌、风云激荡的大变局,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为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的提升作出自己的贡献,必须具备历史眼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在我看来,总书记是站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战略高度认识历史和历史科学,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体会。

  人类历史长河漫长、曲折,极富变化,气象万千。面对浩如烟海的档案、文献、文物、著述,我们直观看到的,通常都是局部的东西,甚至是大量的资料碎片。如果不懂得历史思维,不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极有可能迷失在资料与细节的汪洋大海中。在这种情况下,着力越多,离历史的本质与规律越远。因此,学习历史,研究历史,首先要学习方法论,掌握历史的辩证法,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变化原因,发现变化规律,洞察变化本质,把握变化方向。我理解,所谓历史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长时段的眼光。也就是观察问题,目光要长远,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不能基于个别时段的历史现象轻率地做出长时段的历史结论,要坚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历史时期冷静观察,深入分析。二是整体的眼光。不能见孤木以为森林,不能用局部的考察代替对整体的把握,更不能用个别案例的结论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眼光。即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静止构不成历史,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发展变动状态,这是最基本的历史实际。这三个特点,是历史思维最基本的原则,不可动摇。掌握了历史思维,做事就会着眼长远,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之得失;就会善谋全局,总揽八方,不因枝节而失大体;就会因时适变,善于引领潮流,不畏浮云遮望眼。历史思维在本质上和战略思维是相通的。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的政治家,一定是战略家;一个真正通晓历史的学问家,一定是推动时代精神塑造的思想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用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来引领,要求我们把历史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历史长河中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方位,发挥历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和智慧支撑。

  新时代要求中国历史学有新作为

  记者:如您所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史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看到,近年来我国历史学研究不断深化,成果丰硕,社会上悄然兴起一股“历史热”,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充斥荧屏,大话历史的作品颇为畅销……但是发展与繁荣的背后也有不足与隐忧,如一些作品胡编乱造、随意戏说,甚至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而史学界也存在“为学术而学术”“碎片化”等倾向。请您谈谈当前我国历史学发展的总体情况,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高翔:的确如此。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崭新面貌,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冷静,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史学走了一些弯路,暴露出一些问题,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与期望还有很大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碎片化,“见孤木以为森林、拾芝麻以为珠玑”,过分纠缠纠结于历史的细枝末节,缺乏对全局的认识和把握;二是淡化理论,缺乏对本质和规律的探索;三是远离现实,缺乏对当下的关怀,不善于从服务现实中推动学术的提升和进步。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意义的问题,在任何时候,研究者对这些问题都不能绕着走。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是真正读懂历史的前提。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取决于对这些问题的掌握程度。真正成功的史学体系,不可能建筑在东拼西凑的资料碎片上,不可能满足于对历史细节的苛求,更不可能止步于对时代问题浮光掠影的考察。严肃的历史研究,必须从大处着眼,从本质着手,在经世中提升。

  还需看到,当前历史思潮中出现了一些噪音和杂音,如庸俗化和历史虚无主义等,我们必须予以正视,要清晰而坚定地发出中国学术的“历史正声”。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那么,我们今天到底需要怎样的历史学,或者说,历史学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哪些功能?

  高翔:古人云:“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史学的真正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升华提供借鉴与参考。思考历史学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重温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主要包括:求是的传统,也就是追求真理的传统,探索历史规律的传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求真的传统,历史研究是科学活动,必须讲证据、讲规范、讲方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经世的传统,历史研究与其说是面对过去,不如说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经世不但是研究目的,而且是职业道德、科学精神,体现了知识分子以学问回报社会的高尚情操和庄严责任感,正如章学诚所指出的:“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正以切合当时人事耳。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则吾不得而知之矣。”在历史上,求是、求真、经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是中国史学世代相承的学术精神,从不同的侧面赋予了中国史学理性而充满活力的学术特色。

  今天,新时代对史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历史研究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我们要深切理解时代需求,继承弘扬中国史学优良传统,在理论创新、经世致用、学科融合、服务公众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早在一个世纪前,梁启超就曾批评:“学问是拿来致用的,不单是为学问而学问而已。”真正的历史研究从来不是冰冷的学术过程,而是充满情怀、抱负、灵感的科学探索。诚如李大钊所言:“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活的历史,只能在人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纸堆里去寻。”近些年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城市史、心态史,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史学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当代中国史学,应该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气概和追求,在社会实践中激发灵感,在服务现实中寻找学术增长点,增强家国情怀,为人民做学问,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智慧。

  “述往事,思来者”。史学研究必须紧紧围绕长时段问题、全局性问题、本质性问题展开,关注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基本的理论问题,重视规律总结、理论概括和提升,坚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真正的史学研究必须有思想、有灵魂、有立场,照抄照搬、拾人牙慧是没有出息的做法。要高度重视新一轮科技革命特别是大数据对历史研究的影响,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成果评价方式,推动史学研究不断开辟新境界。

  必须立足中国大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研究范式,推出体现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风格的鸿篇巨制。只有坚持独立思考、做有思想的学问,坚持用中国史学自己的话语体系来阐释和书写人类历史,我们的学术才有尊严、有品位,才能更好地与国际主流学术展开对话和交流,在国际史学的风云激荡中清晰而响亮地发出中国学术自己的声音。

  打造全国史学工作者的共同学术家园

  记者: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是我国历史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它承担了哪些历史使命,将如何更好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为推动我国历史研究发展作出贡献?

  高翔: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历史和历史科学的高度重视,必将对我国历史学的繁荣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也为当代中国史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全力以赴,加强全国史学人才的互动交流,壮大史学研究队伍,营造出成果、出人才的良好氛围,把中国历史研究院打造成全国史学工作者的共同学术家园。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特别强调了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讲好中国历史、传播中国文化等方面的明确要求。请谈谈,针对这些要求,中国历史研究院做了哪些工作,又有哪些具体规划?

  高翔: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短短六个月,在中宣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领导下,我们新组建了历史理论研究所,整合原有五个研究所的力量,先后承担了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组织立项《习近平论历史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清代国家统一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等全国性重大课题,着手论证《(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组织撰写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召开了几十次学术会议,取得了初步成绩。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和历史科学系列重要论述,并落实到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和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是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史学的纲领和指南,是当代中国史学的旗帜和灵魂,必须贯彻到学术活动的全过程。我们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和任务,加强对各单位学习贯彻情况的督查。我们牵头建立了“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团结全国历史学界同仁共同规划中国历史学中长期发展。召开全国性专题会议,组织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目前,我们已经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汇编成册,将组织史学工作者认真学习,将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上来。

  二是要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融合和创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正面临着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没有哪个学科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能解决任何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二是没有哪个学科能脱离其他学科的支持单独发展。也就是说,学术必须也只能在不同学科的交融汇合中实现突破和进步。对这一学术趋势,我们必须正视,要善于顺势而为。为此,我们调整了学科设置、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等方式,鼓励优秀学者建立工作室,推动跨学科对话和融合。下一步还将探索打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壁垒,支持学者以多学科的视角审视人类文明成长历程。

  三是要坚持以史鉴今,经世致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经验与智慧。学术是时代问题的回声。我们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主动回应时代召唤,启动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在服务现实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我们将努力做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播普及工作,通过建设中国考古博物馆、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创办中国历史公众号等举措,推动历史研究成果向公众开放。同时,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及时发声,绝不允许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四是要在传承、弘扬中国优秀史学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我们要更加注重理论创新与成果创新,鼓励学者做有思想的学问,扶持和保护学派的形成,努力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鸿篇巨制;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坚持“分兵把口,重点突出”;更加注重对青年学者的选拔和培养,推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更加注重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与国外学者开展合作研究,启动中国优秀史学论著外译工程,讲好中国历史故事,传播好历史的中国、现实的中国、真实的中国;更加注重高层次学术平台建设,创办《历史评论》《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等新刊物,建设大型史学数据库,办好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馆、档案馆,为学者推出具有思想穿透力的成果创造一流条件。

  “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中国史学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史学工作者不能站在岸边信马由缰、信口游谈,而要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洪流深处,去中流击水,去奋楫争先,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情怀,用优秀学术成果书写时代进步的华章。我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就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新时代中国历史学必将繁荣发展,走向辉煌。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浅谈构建基层班组文化的创新实践

    作为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中的细胞,基层班组经过企业文化的长期培养和熏陶,班组成员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构成了企业文化体系的“细胞文化”——班组文化。采取措施抓好班组文化建设工作,使其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对于筑牢企业文化基础,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 不忘初心使命 竭诚服务职工

    要驰而不息抓好工会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和务实干事之风,进一步健全完善与职工结对子同劳动、代表联络、提案办理、工作评议等常态化联系职工群众制度,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做好职工群众工作,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创新发展

    新时代对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深悟透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和把握贯穿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开创新时代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新局面。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奋力谱写湖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篇章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要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抓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这项重大政治任务,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以主人翁姿态建功新时代。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