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
//www.workercn.cn2013-11-05来源:宁波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三中全会将研究部署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社会各界对新一轮改革充满新期待,社科专家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建言、新设想。

  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

  中央党校科社部副主任刘海涛在《人民日报》刊文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就改革开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体现了这关键一招的巨大威力。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尤需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推进。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作出回答。

  习近平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7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省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会上,习近平同志从6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即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前瞻未来进行解答,不断给出科学的答案。

  增强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在人民网访谈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一种历史自觉、社会自觉、政党自觉,改革的合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主导改革者的正确引导、科学运筹、整体驾驭。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历经35年而生生不息、蓬勃向前,取得巨大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最广大人民,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把亿万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形成了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合力就是动力,合力就有力量。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既存在思想观念的障碍,还存在利益固化的藩篱,存在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攻坚期表明改革的艰巨性增加,深水区表明改革的风险性加大。怎样攻坚克难、平稳过渡,单一突破难以奏效,仅仅依靠少数人的积极性极易夭折,只有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才能整体推进、同心协力,共克难关、共渡激流。必须看到,一方面是形成强大合力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是形成强大合力的现实障碍。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不平衡、不协调很多属于利益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如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很多属于社会利益分化、利益格局固化带来的矛盾,如铺张浪费反映出的资源分配的矛盾。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我们可以说,越是存在着阻碍深化改革、形成合力的因素,越是要增强推进改革勇气,激发筹划改革智慧,越是要凝聚社会共识,集聚推进改革的强大力量。

  加强改革的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在《人民论坛》撰文提出,释放改革红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加强改革的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断把改革事业引向深入。

  一是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的原则。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二是要坚持“创造改革红利与共享改革红利相结合”的原则。我国改革事业三十多年的历程充分地说明,人民群众是创造改革红利的主体,只有当人民群众的改革积极性高涨时,改革事业才能有序地向前推进,改革红利才能得到有效释放。当前,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滞后等原因,导致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积极性。改革发展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事业。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释放改革红利最有力的保障。

  三是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进相结合”的原则。我们要把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党的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最终确立,其本质是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我国在释放改革红利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的杠杆作用,更大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不同的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是要坚持“改革试点与综合配套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对于像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重点领域的改革,要加强改革的试点工作,通过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同时,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整体效应”。比如,像垄断行业改革、财政体制改革、价格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都离不开相关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李 伦)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