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商志晓
“山东深受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影响,铸造了山东人比较忠诚善良但同时又相对保守求稳的性格特征,因此,解放思想对于山东全面深化改革来说,尤为迫切。”
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解放”,是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追求。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山东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群众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强化改革信念,打破惯性思维,去除自足自满意识,拿出浴火重生的决心和勇气。这一点对山东来讲尤为迫切。山东是孔孟的故乡,深受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影响,铸造了山东人比较忠诚善良但同时又相对保守求稳的性格特征,这从山东涌现出的模范典型往往是一些伦理道德层面的典型,而很少有制度建设和市场企业层面的先尝先试、敢吃螃蟹典型,就可见一斑。因此,对于山东来说,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要舍得放弃已经习惯了的发展路子,敢于探索,趟出新路;要把思想的“弯儿”彻底转变过来,破除常规,勇为人先;要保持那么一股子冲劲,一股子闯劲,凝聚起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昂士气;要创造鼓励改革、支持改革、宽容改革的环境与氛围,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一切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的体制机制。
二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中全会《决定》着力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提升为决定性作用,这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牵住了作为改革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山东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在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上,还很不到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的情况依然存在,一方面,政府与市场功能界限不清晰,政府做了一些不该做的、管了一些不该管的;而另一方面,政府本应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却还没有充分尽职尽责。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政府费力不讨好、市场有劲使不出的尴尬局面。
三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对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这是尽快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关键,也是当前山东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近年来,山东通过环境倒逼、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相比,与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如投入产出效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不够高,服务业比重低,重点工业产品大都处于价值链低端,财政收入规模和占比还不够大等。这既有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大等现实问题,也有体制机制不顺、方式方法陈旧、管理模式粗放的问题,还有观念更替不够、创新精神不足、胆略决心欠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积极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敢于突破自我,勇于开拓创新。
四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科学布局,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中全会《决定》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改革任务重,涉及面广,既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生态文明领域的多层次多方面改革,也包括军队和国防领域的改革,还包括党的建设制度方面的改革。这表明,改革不是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是全方位的、全面性的。为此,必须紧密结合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全省深化改革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研究,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进一步明确改革的主攻方向。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科学谋划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提出适应形势发展、符合客观实际、顺应人民期待的改革新举措,切实将经济社会发展纳入良性循环、持续发展、广惠民生的科学轨道。要统筹各领域、各方面、各层面的改革,衔接好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内容的改革,科学调配改革要素和改革资源,确保各项改革的推进既坚定不移、又稳妥有序。
五要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山东结合自身实际推进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支撑。说到底,是一个改革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我们的改革才会顺利推进,才会凯歌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