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不久前,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行全面部署。如何推进机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呢?
多年来,各单位机关在如何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和一些问题,甚至造成误解、激化矛盾。原因是多方面的,认真加以分析,症结有三。
宗旨意识不够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它要求自己的成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点,也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但机关的一些党员干部和党员理想信念退化,虽然从组织上入了党,宣过誓,交了党费,但并没有解决好“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反而有“从思想上脱党”的危险。他们忘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战争年代那种党与人民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
思想观念不够正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的“总开关”,它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服务理念不强,就是因为“总开关”出现了偏差。“官本位”的封建思想作祟,导致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官气十足,不接地气,服务意识淡薄,重政绩轻民生,管理简单粗暴。市场经济的影响,利益格局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也在侵蚀机关党员干部。少数群众对党的干部和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乃至于“仇官”。有的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成了“油水关系”“蛙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
制度执行不够严 一是队伍管理不严。一些机关党组织在入党把关上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三会一课”流于形式,教育管理上失之于软,考核监督上失之于宽。二是选拔干部上,唯长官意志,人身依附、裙带关系在一些机关或多或少存在。三是体制机制有缺陷。有的机关虽然制定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制度,但很多时候只是落实在文件上、简报里、讲话中。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需要服务的一些现实问题,基层党组织因为机制的原因难以解决。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必须找准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只有切实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载体,才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在提高服务能力上,要配好班子,抓好队伍 基层党组织的书记要求知识广、党性强、能力高、改革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并把年轻干部配备到班子中去。还要从业务骨干中选拔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将普通党员培训成业务骨干,将优秀的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领导干部,充实到机关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中来。机关的党委书记如果由一把手兼任,力度更大,工作效果会更好。
在充实服务手段上,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 要善于联合社会服务载体来延伸服务触角,形成立体化服务网络。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现代新传媒手段来了解党员和群众的需求,拓宽意见表达渠道,统筹协调,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比如,借助移动短信、QQ群、微博客、微信等平台,把党组织建在手(手机)上、线(网络)上,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
在加强服务保障上,要健全机制、强化考核 要舍得投入,建立稳定规范的机关党建工作经费保障体系,找准党员、群众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重点投入,如党建活动经费、党员培训经费、困难党员群众帮扶经费等。要加强考评,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考核制度,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要落实制度保障,提升党员参与度,广泛开展让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的“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要健全基层党组织干部素质提升培训机制,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深叶茂,幽兰香远。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各单位机关要充分认识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把它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化和延伸,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通过诚心诚意办实事、不离不弃解难事、尽心尽力做好事来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并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这个主要任务,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转变作风,从而全面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