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李德文
一戒提“要求”的多,抓落实的少。按照机关工作习惯,安排部署一项工作,我们的通常做法是,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会议、印发文件、领导讲话,提一些“要求”,这本来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在于会议精神是否得到了真正的贯彻落实,上级的要求是否真正有人去抓、有人去管、有人去落实。一些单位往往在会议之后,并没有按照“要求”结合实际抓好落实,而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将上级的“要求”照本宣科,安排给下一级,下一级再安排给下下一级,层层开会,逐级提“要求”,上级“要求”下级,领导“要求”干部,资深干部“要求”年轻干部,在编干部“要求”借调干部,如此链条越拉越长,却不知“终端”在何处。一级“要求”一级,“要求”提了不少,落实起来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有时甚至是“只打雷不下雨”。“要求”在不同的级别之间传递和递增,要求来要求去,每一级都成了“要求”的传话筒。最终,“要求”谁来落实,谁来对这一大堆“要求”负责,谁来对这些“要求”担当,却常常无人问津,更鲜有人去过问在落实这些“要求”的过程中,是否还存在问题?问题怎样解决?当所有的“要求”到达最基层的社区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因“要求”太多,难以应付,最终不了了之。
这种“要求”多、“落实”少的现象,在一些同志身上大量存在,使许多问题久拖不决,却无人去研究,去过问,去解决,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衍生出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影响社会大局稳定。诚然,对工作提“要求”是必要的,但各级机关不能仅仅停留在提“要求”的层面上,即使是提“要求”也要符合实际,有的放矢,切实可行。“要求”提了以后,要抓好落实、强化督导,善于抓住影响工作落实的关键环节,善于研究解决工作落实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最终把各项“要求”变成实实在在的举措、办法和行动,才能真正让“要求”不落空。
二戒对文件“阅”的多,“处”的少。我们经常会在各类文件上看到上级领导的批示,“请某某同志阅处”。“阅处”在公文处理中是上级对下级的批示,意思是阅读后进行处理或办理。“阅处”始于“阅”,而终于“处”。“阅”是前提和基础,“处”是目的和结果。“阅处”的重点在于“处”,也就是办理。不可否认,许多问题通过文件“阅处”得到了妥善解决,但也不乏这种情况:文件交给某些同志“阅处”时,有的只“阅”而不“处”,对文件看一下标题,随便翻翻,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尚未吃透文件精神,稀里糊涂,签上大名,草草了事;有的“阅”了未及时“处”,一看文件要求时限尚早,便搁置一边,结果往往石沉大海,延误工作;有的将“阅处”变成了“转处”,拿到文件,蜻蜓点水,大笔一挥,“请转某某同志阅处”,该同志拿到文件后,也照此办理,在上面批示道:“请转某某同志阅处”,文件一级一级往下转,工作一级一级往下交,“阅处”的线路不断延伸,一份文件上便有了各级领导的批示,“阅”是“阅”了,却欠“处”。“阅处”的过程很清晰,起在“高端”,落在“基层”,但问题是所“处”中间环节走了过场,不给力。最终,文件只能交给最基层的同志去处理,且不论处理结果如何,其时效性已大打折扣,落实效果可想而知。
“阅处”现象,看似文风,实为作风,是作风懒散,责任心不强的突出表现。在文件“阅处”的过程中,本来合理规范的办文程序,却成为某些同志移交工作,敷衍塞责,推卸责任的文字游戏。“阅处”到最后,该办的事没办了,该抓的机遇错过了,影响发展,害人不浅。每一名领导干部都是国家公务人员,肩负着重要的工作职责,应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恪尽职守,处理好每一项工作,办理好每一份文件。要尽量减少“阅处”环节,对于能当面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召开现场会、协调会当面解决;对于能一次性解决的问题,要当机立断,拍板定案;对于能尽快解决的问题,要雷厉风行,说干就干,马上就办。总之,对于交办的每一项工作,要一抓到底,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阅处”现象的产生。
三戒找“依据”的多,求创新的少。众所周知,一切行政行为都必须坚持依法办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做各项工作只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当前,在机关工作中,有一部分同志总是习惯于找“依据”,干任何事情先找是否有政策规定,有了政策规定,再看外地怎么搞,然后就去参观学习,回来后再“试点”,经过长期“试点”又发现与现行政策不符,再去找新的政策规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凡事找“依据”的思维与行为定势,制定文件要找“依据”,部署工作要找“依据”,督导检查要找“依据”,落实政策要找“依据”,群众来办事,也要找“依据”。这也要“依据”,那也要“依据”,没有“依据”似乎寸步难行,“依据”成了工作的“护身符”,如果找不到“依据”,就会成为这项工作做不成的依据。试问,政策规定是怎么形成的?外地的经验又是从何而来?难道只有别人做过的事才敢做吗?面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法律和文件并没有明文规定,一些同志做起工作来就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最怕自己担责任,其结果往往错失良机,贻误工作,悔之晚矣。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头脑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担当意识,是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工作状态不佳,解决问题能力欠缺,措施乏力的突出表现。
在新时期,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自然没有现成的“依据”,许多“依据”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质。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每一名机关干部都应该牢固树立创新的理念,不断培养创造性思维,要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思考,努力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认知水平;要不断解放思想,敢于实践,大胆去闯,大胆去试,做知行合一的典范;要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怕风险,不怕担责,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让更多的创新成果惠及于民。
(作者系中共西安市雁塔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