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构建富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工业新体系
//www.workercn.cn2014-01-21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世泽

  把广西打造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核心在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构建富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工业新体系,对于发挥后发优势,加快赶超腾跃,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破解制约工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构建富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工业新体系,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1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竞争力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在于新的产业结构。由低端产业结构向高端产业结构转换,适应了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的需要,是现代科技环境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必然趋势。对于后发展欠发达的广西来说,一个重要的后发优势就在于置身新经济的环境中,与先进生产力直接对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端跨越。近年来,广西加快了工业领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但是,广西工业产业的结构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产业链短,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对廉价资源和劳动力高度依赖,先进制造业发展明显不足。必须始终扭住产业结构调整这根主线,以提高产业链竞争力为目标,以转型升级为动力,加快工业产业的高端发展、集聚发展,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改造提升,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规模大、成长性高、效益好的强优企业。

  2 完善工业区域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工业区域布局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区域资源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一个地区的各个区域的自然条件不同,资源禀赋不同,承担的功能不同,工业产业布局的方向、内容和重点亦有不同。广西制定的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完善工业区域布局提供了重要依据。而广西沿海沿江地区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具有发展开放型经济和集聚生产要素的优势,有条件实现率先发展。要坚持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形成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双龙头”,以便更加有效地发挥利用广西工业发展现实和潜在的优势,增强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加快布局北部湾经济区沿海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新兴产业的基地化、园区化发展,率先建成现代工业新体系,让北部湾经济区在开放合作和改革创新中走在全区前列,成为广西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示范区;紧紧抓住珠江-西江经济带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快完善沿江工业产业布局,加快承接东部地区尤其是广东的工业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水平,增强工业产业发展集聚能力。此外,桂西资源富集区要加快优势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进工业产业的适度多元化发展。

  3 深化工业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区域经济

  开放合作是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永恒动力,是提高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广西以多区域合作为平台,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工业经济开放型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广西工业产业开放合作仍然面临利用外资较少、来桂投资跨国企业不多、外贸依存度不高等问题。广西具有对接东盟、融入区域经济的独特优势,应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充分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广西工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加快与东盟国家的工业产业对接,加快利用东盟国家的工业投资,拓展东盟国家工业品市场。加快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促进其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互动发展,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工业投资合作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与广东工业的开放合作,加快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努力打造两广经济一体化发展新平台。大力推动面向港澳台的招商引资,吸引这些地区的客商参与广西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投资发展特色优势工业产业以及为工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培植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广西工业产品对外贸易水平。加快广西工业企业“走出去”,开发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增强工业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4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从根本上说要靠改革。制度创新优势是后发展地区重要的后发优势。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各种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新发展的动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经济发展的效率才会激发出来。否则,一旦缺乏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潜在优势也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竞争优势。近年来,广西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工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类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显著增强。但是,制约广西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仍较为突出,尤其是民间投资有待加强,市场体系有待完善,行政效能有待提高,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必须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重点工业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给予建设用地、资金扶持、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强化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保障机制,加大财税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各工业园区要完善相关服务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5 强化资源环境约束,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是新型工业化长期、基本的发展战略。强化资源环境约束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在要求,更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多年来,广西着眼于人与自然、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突破工业化发展的“生态瓶颈”,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但是,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不能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更高环境质量的要求,产业发展的绿色转型相对滞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面临着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必须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拒绝引进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和节能减排政策的项目。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淘汰炼铁、炼钢、造纸、酒精、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和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采取财政贴息、税收优惠、差别电价、阶梯水价等鼓励措施,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清洁生产工艺,以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载体,组织实施制糖、造纸、有色金属、冶金、化工等重点污染行业循环经济工程。结合实施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和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建设,进一步整合重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技术创新机构科技资源,组织污染减排重大技术攻关。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积极有效地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共赢发展。

  (作者为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