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财政收入129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财政支出139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这组2013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的背后,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和民生的保障改善。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2013年,世界经济复苏仍然乏力,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上半年即发生了经济下行导致财政减收的严峻局面。全年财政收入接近13万亿元,完成全年收入预算并略有超收,实属来之不易。
财政收入的顺利实现,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创造了条件。公共财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民生财政。民生的改善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在2013年财政支出中,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的支出尤为突出。安排用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基本上都大幅增长。这些数据的增长,同人民群众的直接感受是相符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民生支出也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还有赖于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财政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
财政制度安排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现行财税体制在实施中出现不少问题,如预算管理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不够,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存在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与支出刚性增长矛盾加剧等。因此,财税体制改革仍任重道远。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2013年全国财政收入预算顺利完成,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实现“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当前,财税体制改革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推进,改革的步伐不能放缓。
今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有效保障改善民生,要完善机制,堵塞漏洞,规范运作,切实把民生资金管好用好。比如,在转移支付方面,应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要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强化绩效评价对预算的约束作用,对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等方面违法违纪行为要进行责任追究。此外,还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奖补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民生领域。
可以预见,随着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财政支出将更多倾向民生,广大人民群众将得到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