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从银行年报说开去
马志刚//www.workercn.cn2014-04-10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陆续披露,“日进斗金”的高利润让人羡慕。据估算,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去年净赚8700亿元,日均进账23亿元。同年,所有规模以上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才15194亿元。“两桶油”是出名的赚钱大户,可两家利润加起来也顶不上工商银行一家。

  但这只是一面,硬币的另一面是银行净利润增速下滑趋势明显,坏账也有上升迹象。2013年五大行的平均利润率为10.98%,而2012年这一数字为14.86%。交行全年仅增6.73%,不到上一年的一半。而且,五大行中没有实现不良率和不良贷款“双降”的银行,与往年大不一样。据申银万国测算,全部上市银行2013年净利润同比增幅比前两年要低一大截。

  增速变化是表象,其实质是银行业正在遭遇着多方面的挑战。“揽存”竞争日趋白热化、互联网金融“分食”,再加上颇具“亲民”口碑的民营银行渐行渐近,使得银行吸储压力越来越大。金融脱媒的影响也不小。2000年至2012年,我国社会融资总量中贷款占比从92%降到52%。尽管不少贷款以外的融资方式仍与银行关系密切,但40%的降幅实不可低估。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更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造成潜在致命打击。最紧迫的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阵痛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等一些传统投资热点风险增加,主要靠赚利差的大小银行们,把钱贷给谁都成了问题。

  支持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面对挑战,商业银行只有立足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谋转型,寻找新的定位、抓住新的机遇,才能获得持久可靠的资金来源、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实现新的发展。

  比如,产业升级的机遇。我国要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需要打破资源、环境和技术约束,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这一切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商业银行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不仅融资,还要融智、融信息;不仅要提供单纯的信贷业务,还要强化股权投资、债券投资、风险投资等功能。

  又如,消费金融为银行业发展带来新契机。这些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达6700美元,不少地区都超过了1万美元,未来新能源汽车、旅游、文化等消费潜力巨大,消费金融作为扩大居民消费的有效手段,无疑将给银行业提供一个大有作为的舞台。

  再比如,企业“走出去”加快创造的新需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增长了约4倍。2013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达9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8%。当前,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加快推进,审批权限大幅下放,企业“走出去”面临巨大政策利好。为“走出去”提供国际化便利化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下功夫深耕的“沃土”。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迎接挑战,把握机遇,银行业不仅要正视移动互联时代的“再现代化”问题和模式创新问题,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还要从最基本的服务细节做起。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前几天公布对15家全国性银行的满意度测评,等候时间过长、银行手续费高最受消费者诟病。可以想象,如果银行不能真正将客户置于“第一”的位置,只想着挣眼前那点钱,再好的机遇也会失之交臂,再小的挑战也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