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长江经济带西起云南东至上海,涵盖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等11个省(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新港时作出了“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努力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的重要指示。今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表明,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正成为我国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
推进长江经济带开发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版图,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重心地区,几乎都分布在主要江河流域。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而且还与京沪、京九、京广、皖赣、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长江经济带城市及产业密集,沿线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城市经济圈,在长江下游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圈,在中游地区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圈,以南昌、九江为中心的昌九城市圈,在上游地区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城市圈。这些城市经济圈,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长江经济带产业科技体系完善发达,我国的钢铁、石油化工、汽车、电子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也汇集于此。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震荡期和调整期,国际间贸易纷争冲突不断,发达国家重新启动再工业化进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稳增长、调结构,必须启动新一轮区域大开放、大发展,以释放经济增长的潜力,为我国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提供动力和载体支撑。
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基本形成了以航空、高铁、沿江高速公路等为主的长距离、快速便捷客货运输体系,上中下游的有机联系日益紧密,沿线地区居民就业的持续扩大,收入的不断增加,已在我国扩大内需、稳定增长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是从资源存量和现有经济基础,还是从深化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求来看,长江经济带都将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潜力最大、开发效果最好的地区。
推进长江经济带整体协调发展,实现我国经济从沿海向沿长江扩展,形成以沿海沿江“T”字型地域为核心的经济版图,是我国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重庆在长江经济带开发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与作用
重庆是长江经济带上的一级中心城市,轴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以重庆为龙头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在长江流域和西部内陆地区协同开发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现在,长江经济带整体还处于轴带开发、圈层开发、各自为政的阶段,特别是在长江上游经济带,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开发水平和开发力度不高,需要通过培育辐射力强的增长极,来带动支撑区域整体快速发展。重庆扼守沿海地区向西部扩散的咽喉地带,是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总体战略格局中、长江横轴与包昆纵轴的交汇点。通过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两轮建设,重庆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仪器仪表、综合化工、材料、能源等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重庆拥有1000多家科研机构,67所高等院校,89万多名科技人员,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相对富集。近年来,重庆经济保持稳健快速发展势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都在13%以上。目前,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跨入万亿元俱乐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推进重庆在长江经济带开发中率先崛起,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推进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需要重庆率先崛起。重庆在长江经济带开发中承担的使命:一是成为长江经济带的一级增长极。发挥重庆较强的产业与科技优势,完善关键要素和功能性载体平台,大力培育具有较强带动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重庆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拓展经济腹地,实现重庆在长江上游地区率先崛起,从而带动引领长江上游地区“一盘棋”发展;二是成为沿海沿江与内陆协同开发的枢纽。发挥重庆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以重庆为战略枢纽,积极承接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本、人才和技术,沿江向上游和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和有效扩散,实现先进地区与后发地区优势互补,协作开发,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三是成为国家级内陆开放高地。发挥重庆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优势,完善高水平的开发开放平台和通道,优化创新创业投资环境,化解体制机制和观念上的障碍,鼓励重庆重点企业“走出去”,将世界级知名企业“请进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资源、产品和市场的整合价值链,使重庆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面向欧洲、东南亚地区开放的前沿。
打造重庆在长江上游经济龙头地位的对策建议
推进重庆在长江经济带率先发展,示范发展,需要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平台,需要在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此建议如下:
大力推进区域协作战略。发挥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地区龙头枢纽作用,强化其对流域的整体带动功能,培育壮大万州、涪陵等沿江二级节点城市。拓展上游,加强与成都、泸州、宜宾等在产业、市场和科技创新等全方面的深度联动与协作,与成都共同打造支撑成渝经济区的双核增长极,成为带动西部地区纵深发展的战略引擎。联动中游,加强与长江中游的武汉、长沙等中心城市的联系,以物流航运、水环境保护、生态文化旅游等为重点,建立长效的协作机制,并向北联动西安,拓展腹地,将长江经济带与陇海经济带有机串联,打造以重庆——武汉——西安为支撑的“中三角”城市群,形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着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在既有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加大新能源、新材料、数控机床、机器人制造、通用航空市场等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高端制造业培育。围绕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开发、芯片设计新兴服务业,强化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支持鼓励世界跨国500强企业和全国制造业百强企业,在重庆布局并开展研发活动,搭建科技教育资源集聚、孵化、转化平台,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自主品牌产品的开发,结成战略联盟。支持本土汽车、能源等企业开展跨国并购与技术合作,建立全球性研发生产体系。
建设高水平功能性载体平台。继续支持重庆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作为内陆地区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试验平台。支持外国领事机构、代表机构和世界级金融、贸易和制造企业落户重庆。鼓励支持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西部办事机构设在重庆,支持中央有影响力的科研院所在重庆设立独立的分支机构,支持中央级企业对重庆增加实体性产业投资。继续完善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的运行体制机制,将重庆打造成为新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我国西部面向中欧、中亚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开放的前沿门户。
完善重大交通运输体系布局。继续推进长江重庆段航道整治工作,研究提升三峡船闸通行能力,建设果园、东港、万州新田、涪陵龙头山等枢纽型港口。加快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第三条、第四条跑道建设,发展航空物流,开辟新的国际航线增加航运班次,打造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加快成渝、渝万等高铁客运专线建设,建立以都市快轨、地铁为支撑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积极发展通用航空运输,建立重庆向成都、武汉、西安等城市的空中通勤走廊。
(作者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