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本报记者 树红霞
12月13日,由省社科联、省劳动保障学会、省人才研究会在福州举办省社会科学界2013年学术年会“福建促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分论坛,与会者就“更高质量就业怎样实现”这个主题展开研讨。
◆构建就业质量测量指标体系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课题组:
构建就业质量测量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要把复杂的、抽象的就业质量转变为可以度量、计算和比较的数字和数据,为科学、客观和全面评价就业质量提供思路和方法,为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依据。具体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其一,甄别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确定测量指标;其二,选择确定科学的测量方法。
结合当下的国情,我们设计的指标拟从就业机会、职位质量考量、个人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公众认可度、家庭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职位质量考量有5个二级指标,即薪酬水平、周均工作时数、福利和社会保障、入职后续教育、工作稳定性。
◆发挥政府干预与市场作用的协同效应
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课题组:厘清大学生就业中市场与政府的作用领域,发挥政府干预与市场作用的协同效应,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市场规律的积极作用。建议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山区的投资力度,引导毕业生面向欠发达地区、企业和生产一线就业。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将办学指标设置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挂钩,积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增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要加快实施大学生“十百千万”创业助力计划,探索建立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遴选并重点扶持部分毕业生的创业项目。继续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项目对接洽谈会,提供形式多样的创业指导服务。三是建立和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服务体系。要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现有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政策落实的检查监督。
◆做好服务,用制度留住流动人口
晋江市委党校高级讲师吴莲妹:
立足当地实际,提升流动人口就业质量,既需要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更需要以制度留人,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
要大力推进居住证管理制度。晋江在全省率先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赋予居住证22项市民化待遇。要规范居住证办理流程,完善居住证受理点建设,扩大居住证办理覆盖面,加强居住证信息管理和使用,实现居住证动态管理功能。要积极推进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充分发挥村(社区)、用工单位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推广流动人口村自管理、企业自管理模式。要推进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按照属地化管理和谁用工谁管理的原则,对流动人口实行动态化实时管理,把信息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实现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的跨部门共享。要强化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落实同工同酬政策,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援助,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加快养老保险金现收现付制度改革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讲师詹华: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关键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体制筹资给付模式设计方面的激励机制不充分,导致现收现付制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经济收入再分配风险及其他负面问题。现收现付制度改革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妥善解决参保者最低退休年龄的界定问题。二是科学拟定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支付计算公式。要构建以缴费确定型为主体的完全现收现付制筹资给付模式,科学制定参保单位、参保者的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适度减轻其参保缴费经济负担,实现参保缴费数额与享受待遇挂钩。参保者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调整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者工薪增长水平适度挂钩。三是不断充实包括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在内的全国性社会保障基金,确保体制内财务的平稳运行。 □本报记者 树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