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徐定宝
在当今全面深化改革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热潮中,先进文化的培育与提升已成了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城市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文化既有赖于“硬件”物质载体的搭建,也需要“软件”精神氛围的营造。如果说,前者的不足或欠缺可在城市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必要的完善与提高,甚至有可能达到超前发展的程度,那么,后者的良好形成与精心培育,就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深层次的努力过程,而且完全要以社会主体的精神自觉为前提。应当把提升与弘扬表现时代进步的人文精神视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指向。当代的人文精神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而且其外延也十分丰富,若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这种人文精神则主要反映在城市的人文环境、人文素养、人关怀等方面,对此进行较为深入的审视与探索,既有助于社会正能量的释放,也有利于人们进一步看清城市文化的人文指向。
人文环境是人文精神的生存基础,呈现着城市生活的文化氛围
人文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发展产生过莫大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欧洲在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先后发生过文艺复兴与思想启蒙运动,其间形成了同中世纪封建宗教势力相悖逆的人文环境,这种具有浓重近代色彩的人文精神,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诸国的工业化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在中国,发生于上世纪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掀起过以“科学”与“民主”为中心的人文思潮,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与胜利埋下了伏笔。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迎来了拨乱返正与改革开放所需要的人文环境,为前所未有的经济建设大好局面创造了条件。现在,我们正面临着全球经济态势的新变化,世界在步入高科技与网络时代之后,又出现诸多新状况,尤其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同样处于全面复苏与质量提升的阶段,也面临着如何推动经济与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各类新问题。因此,期待出现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文环境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和迫切。我们已经看到:观念与理念的创新、科学与技术的创新、体制与机制的创新、转型与升级的创新等,已成了时代的强烈呼声,而这一切创新,归根结底还得以文化创新为基础。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集中体现于具有创新内涵的人文精神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亟需大力鼓励敢于探索及宽容失败的思想与实践,既要倡导有利于创新的风气与习俗,又要培植容许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与相应的有效机制。现代都市若缺乏创新的文化氛围,就难以使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我们应当看到,当下城市人文环境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对原创精神的冷漠。究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就是在现实的社会心态中,还普遍存在着对创新失败所带来后果的深切担忧,甚至是严重恐惧。对这一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今社会能大力褒奖创新的成功典范,自然是必须的,也应予以高度肯定。但是,若对创新失败持不宽容态度,创新者由此需付出高昂的代价,其实是无情地打击了创新的热情,创新行为与举动的出现,也会因之而锐减。大家知道,创新有可能成功,但失败的几率也不低。创新一旦遭遇失败,就可能导致创新主体付出巨大代价,则有可能使个体或群体对参与创新望而生畏。这样的社会环境非常不利于创新思想的萌发与创新实践的进行,而且还往往是急功近利、乐于模仿、怕冒风险、忌贤妒能等陋习与积弊,难以从根本上扫除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从社会文化心态上看,长期来存在着的“失败恐惧症”,已经严重滞阻了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当重视与保护原创精神,积极有效地消除“失败恐惧症”,努力营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并致力于建立与完善相应的体制与机制。整个社会需要培植和倡导对创新失败能予以理解与宽容的文化心态,同时,要注重有利于让创新失败最终转化为成功的文化背景与政策机制,这已非人们一般性的社会责任,而是城市主体为营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文环境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性任务。对此,务必予以高度重视。
人文素质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志,显示着城市群体的精神面貌
一般地说,人的素质常取决于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普遍注重科技素质的提高,尤其在城市的现实生活中,个体的科技能力与知识水准往往成为在激烈社会竞争中自身所处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重视学习技能与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个体寻求良好生存环境的必然之路。但应当看到的是,科技素质的提高往往是以人文素质的提升为基础。无论在中国抑或世界的科技史上,凡是为人类科技进步与社会文明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无一例外地都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他们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与不计个人得失的心灵境界,是他们摘取时代最高文明成果的精神保障。相反的事例更不胜枚举,有些人虽然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某种技能,却因人文素质的低下而做不出多少成绩,有的还走了歪门邪道,干了有损国家、有害人民的卑劣勾当,最终沦为社会的罪人。
我们也须明白,人文素质并不等同于人文知识,尽管在人文素质内包含着一定量的人文知识,但它更重要的是指人的精神世界与人格力量,是人的内在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的整合。人文素质之所以存在“优”与“劣”的根本原因,并非出自其所获至的人文知识的多与寡,而是由个体的信念与理想所达到的境界所决定。因此,在人生的历程中,人文素质亦是主体全面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发展极”,是人的“正能量”的“集散地”,所以人文素质是由人的精神与思想所铸成,存在着正面提升与负面下滑的现象,直接影响着主体内在的素养与外在的形象,其所产生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对于个体价值的实现,具有莫大的作用与影响。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眼下在我们重视培育人文素质之时,尤其要关注人的“诚信意识”与“规则意识”,二者均关乎人的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诚信意识是指诚实守信,即个体在自身的社会实践中履行承诺并取得他人信任。可以说,诚信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而且还可视为普遍的思想行为规律。违反了这一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便无以凭依。因此,诚信既是国家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的基础,更是个人道德信誉和人格品位的象征与标志,正如孔子所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显示着个体的人文素养,被当作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交友之道,也是个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无形资产”,又是个体与群体、社会之间道德存在和赖以维系之前提,显然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资源。从人际交往的角度看,要做到诚实可靠,信守诺言,讲究信用;从道德修养的角度看,须践行待人至诚,做事认真,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诚信是道德素养中最重要的人文元素,在历史的进程中,曾是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道德规范,也应当成为现代社会人人关注、并须努力培育与提升的人文素质中最关键的核心内容。
规则意识是指守规合则,即所谓的遵纪守法。规则意识是人的道德素养的重要外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比如,社会舆论关注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若从道德修养的角度看,也可视为公民回归规则意识的一场群众性自我教育运动,其作用与意义不能低估。长期以来,在公民的道德修养中,经常缺位的常常是规则意识,传统观念中的“从众心理”、“法不罚众”等,往往成为人们规则意识淡漠的心里依据。一个在文明国度里生活的公民必须具备高度的规则意识,而规则意识的培育既需要外界强有力的制约,更需要人们视此为自身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而不断修炼,规则意识一旦成为普遍的公民道德素养,社会所追求的公平、公正与美好的生活现实就有了梦想成真的希望。
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直接流露,体现着城市居住者的心灵诉求
综观当今都市的居住群体,若从经济地位着眼,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情形各异的高收入群体,另一类是有一定经济地位的中等收入群体,还有一类是生计尚存问题的低收入群体。三类中的后者亦被称为“弱势群体”。就他们而言,由于多为城市普通的“打工族”及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因此生活尚处“温饱型”阶段、为他们提供就业及各种物质上的支持与关心,是这一群体的极大需要。但是,低收入群体在关注改善自身生活环境的同时,也非常渴求社会对他们的精神关怀,他们对于精神生活的期盼并不亚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尤其当他们身处窘境,孤立无援之时,精神上的关爱与慰藉,更能激起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增强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信心与力量。如果社会缺乏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他们会感到孤独无望,而且各种邪恶势力也有可能将毒手伸向他们,把其中的意志薄弱者推向罪恶的深渊。因此,给低收入群体以更多的社会关爱,不仅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稳固安定的需要。至于生活已进入“白领族”与“富贵型”的中、高端收入群体,由于他们在物质上的需求已能满足,也会更多地追求精神生活的质量,同样需要社会的关爱。在都市生活中,还不乏物质丰富而精神贫乏的人们,对他们需要提供健康的文化与精神食粮,使之在社会的关爱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需要指出的是,应当把人文关怀当成双向流动的精神沟通,时有接受,也时有付出。不管都市中属于哪一类群体的成员,在心灵空间之中,随时会因爱的付出而获得莫大的精神满足,也会由于爱的关怀而感受人间的温馨。其实人们都需要在“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文化关爱中生活,充分享受人文关怀所带来的生活充实与精神愉悦,个体若能体悟来自群体与社会的关怀,就会产生心灵的感动与情感的温馨,这也是人们内心所期盼的一种生活质量。为此,不仅要大力提倡与宣扬人文关怀,而且还要努力寻求人文关怀的社会机制,促使社会成员,无论是男、女、老、幼都有较为固定的约定时间与机会,去参加对弱者、病者、贫者、老者、孤者、寡者的关爱活动。同时,所有市民也都会在相对稳定的周期内与周边的人进行情感交流与思想沟通。因此,要致力于建立与完善人际情感交流与思想沟通的渠道和场所,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决心,坚决打破因现代楼群住宅给居住者造成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门户封闭的格局,并积极探索社区生活中行之有效的联系沟通机制,让体现人文关怀的各种活动逐渐变成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也就是说,我们亟需积极而努力地探索一种有效的社会机制,使我们的日常生活能不时地将人文关怀渗透其中,并成为人们自觉的生活习惯。
我们也会想起近几年来曾发生过的不少令人心寒的社会现象,如那种人性冷漠、不肯救死扶伤、在他人生死关头袖手傍观等,从本质上讲,是人心自私的表现,与人文关怀所倡导的仁爱精神格格不入。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在各个领域也不断涌现出无数精神美丽人物,如“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女孩”等品行高尚者。他们无愧乎人文关怀的典范而被社会所赞颂,也是人际关爱精神可以永久传承的有力见证。提倡与弘扬社会的人文关怀,应当成为城市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重大课题。
由此而见,积极营造人文环境、努力提升人文素质、大力倡导人文关怀,既是当代人文精神的本质内容,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人文指向。我们中的每一位,皆应为之作出自己的努力和奉献。
(作者为市滨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长、宁波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