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逢节必堵”考问社会治理体系
郭文婧//www.workercn.cn2014-05-07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半个小时,只挪了两公里”、“省了70元过路费,多花上百元油钱”、“回家易,开车不易,且行且珍惜”……不仅是这个“五一”,其实,每逢节假日,堵车就成了各大媒体必不可少的新闻。对此,有舆论甚至说,“逢节必堵”让“免费大餐”倒胃!

  一方面,是人们“常回家看看却没有时间”、“带薪休假还悬在空中”、“难得的假期需要放松一下”……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节假日承载的人们出行的目的也越来越多。客观地说,在资源有限与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下,就像每年的季节病一样,“逢节必堵”本身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必然“如期来临”。

  对交通部门来说,尽管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但面对“逢节必堵”的压力,交通部门也并非不努力:免费车道不再发卡而是抬杆放行;对行车高峰时段、路段提前发布预警提示,甚至提供“绕行指南”;实时播报路况信息;实行事故快处快撤等应急处置措施……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通行效率,却没办法从根本上疏导“免费大餐”之下滚滚而来的车潮。

  “逢节必堵”确实让“免费大餐”倒胃,但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国民福利该如何以更公平高效的形式供给?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除了导致车流增加、环境污染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只能让部分有车的人享受,而使用其他交通工具出行的人,不仅不能享受这一措施的好处,还可能因为价格上涨增加开支。正因为如此,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改假日高速免费为全民发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在“逢节必堵”的大环境里,海南却成了特例,似乎风景这边独好,背后的原因是早在20年前,海南就将公路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和过路费、过桥费“四费合一”,统一征收机动车燃油附加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收费站的省份,实现了“一脚油门踩到底”。这样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地悲剧”,是否值得推广呢?

  造成“逢节必堵”的根本原因,无非是三点:一是车流过大;二是路网不合理;三是人的素质。解决车流过大的问题,措施主要是分散出行的压力,而这必须让带薪休假制度落地;解决路网不合理的问题,虽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对公共建设规划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解决人的素质问题,就不能仅在“逢节必堵”时谴责乱变道、乱插车、随意占据应急车道等,而是需要平时的严厉执法让人们形成文明出行的习惯。

  随着人们生活追求的逐步提高,国民旅游也必然从观光阶段升级到休闲生活。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产品的比例是1:4,远低于发达国家1:1的比例。尽管趋势是必然,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逢节必堵”背后诸多的“痛点”,我们就只能在低级旅游中循环,只能在“逢节必堵”中打转。

  在没有实行假日高速免费政策之前,“逢节必堵”本就已经存在,“免费大餐”只是添了一把火而已。在这个意义上,“免费大餐”固然令人倒胃,但“逢节必堵”背后诸多的“痛点”可能更令人倒胃。“逢节必堵”,考问的不仅是交通管理效能,更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治理体系。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